“好吧。”許秋明白了學姐的用意,學姐現在這是大而全的把所有可能的研究方向都列了出來,想讓自己挑幾個給她做。
“不考慮對D/A單元進行大幅度修改的策略的話,總結的還算全面。”許秋概括了一句,隨后沉吟片刻,分析道:
“第一種和第三種的方法,對分子結構的改變比較大,器件性能的波動幅度應該比較大,有較高的幾率取得效率突破,但是合成難度也比較高,至少現在沒辦法一眼看出詳細的合成路徑來,還是需要翻閱一些文獻才行。
第二種路徑,相對比較簡單,不同側鏈的IDT單元可以直接到深城那家光電公司購買,同時自己合成的話難度也不大,不過單單修改D單元的側鏈,想要讓效率大幅度的正向波動,還是比較困難的,大概率只能提升零點幾或者一個百分點。
第四種方法,參照《自然·材料》文章的結果,合成路線比較好設計,可以先模仿著做起來,而且下午組會上也可以交差。至于這種策略,對分子性能的影響,目前還無法估量,畢竟他們只做了IDT-2BR,沒有IDT-2R的結構作為對照組。”
一直在忙著做會議記錄的韓嘉瑩,突然插話道:“師兄的意思,是認為第一、第三種策略更容易取得突破,第四種策略情況未知,第二種策略適合錦上添花,是這樣嗎?”
“嗯,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許秋應和道。
“唔……”陳婉清考慮了片刻,說道:“反正這么多方向我一個人也做不完,我就先從第四種開始做起吧。”
“可以啊,等我忙完畢業設計和手上學妹這篇B3T-6系列的文章后,我也要從中選一個方向開始做……”許秋頓了頓,搖頭道:“算了,還有一個月時間就畢業答辯,我還是先給你們打打輔助吧,臨近畢業肯定有一攤子事要在邯丹校區處理,而實驗室在張疆,太不方便了。”
韓嘉瑩適時接話:“師兄在畢業答辯前,就留在邯丹幫我們做器件嘛,對了,我之后做什么體系呢?”
許秋摸了摸下巴,考慮了一會兒,說道:“學妹你來合成給體吧,可以基于目前的FTAZ寬帶隙材料。
FTAZ這個D-A共聚物,用到的A單元名稱就叫FTAZ,中央是二氟取代的BT單元的衍生物,BT噻二唑上的硫原子被帶有烷基側鏈的氮原子取代,學名大致是二氟代苯并三唑,旁邊再連接兩個噻吩單元;
D單元是常見的BDT單元,不過側鏈比較特殊,是烷基直鏈,你可以嘗試使用其他側鏈類型,包括烷氧基側鏈、烷基噻吩側鏈等等,單體可以直接從深城那家公司購買,也可以自己合成,這方面的文獻我都有總結過。
此外,為了有別于其他人,你可以用自己的一套命名方式,不如就從H1開始?”
“好呢。”韓嘉瑩點點頭,說道:“另外,我注意到文獻里還有一類名為BDB的A結構單元,被用于合成寬帶隙的D-A共聚物給體材料中,合成難度也不大,我想試試看。”
隨后,學妹在實驗記錄本上手繪出了BDD的分子結構:“差不多長這個模樣,有點像是一個人在舉重……”
“嗯,這個分子結構有點奇怪啊……”許秋回憶了幾秒鐘,說道:“好像那種給體材料是叫做PBDB-T吧,和PCBM共混的器件效率大概5%左右。”
“對的,就是PBDB-T,”韓嘉瑩稱贊了一句:“師兄你的記憶力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