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塊,績點。
這個很容易算,滿分4.0,那么直接乘以5就可以折算為20分制。
這部分看似有20分,其實根本拉不開差距,因為都是博士生了,績點基本不會掉到3.0以下,而且能拿3.6分以上的也很少,所以大家在這一項上面實際的得分,基本都是15-18分,分差相當于只有3分。
第二塊,操行品德。
這個是百分制,然后乘以0.3,折算為30分。
許秋發現這里有不少送分題,比如:
研究生導師打分,優30分,良20分,及格10分,差0分;
輔導員打分,滿分20分;
研究生教學秘書打分,滿分10分,主要考察學生是否按時遞交開題報告,中期評估等研究生培養材料。
這三項就占了100分中的60分,而基本上所有人都能拿50分以上。
首先,導師打分99%都是優,一般沒有導師這樣坑學生的,哪怕再PUSH,也不會做出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故意讓學生拿不到好的獎學金,除非和學生有仇。
其次,研究生教學秘書的這10分也是白送的,按時提交材料就行,不是太難以辦到的事情。
最后,輔導員打分,雖然會有分差,但通常至少會給個及格吧,然后按照正態分布,從12到20分不等,班委之類的分數可能會高一些,這個和導師的情況類似,基本不會打太低的分數,如果只給幾分,那就等同于撕破臉了,日后還怎么相見。
而剩下40分,大多數人都拿不到,也就拉不開差距。
比如班委、團學聯干部、學生會干部等等職位,會各加五分,上限10分;
參加學校各類校園文化活動和精神文明建設,獲得校級或以上榮譽者,每獲得一項最高加5分,上限10分;
積極參與信息工作的投稿,所投稿件被學校或院系相關部門錄用者,每錄用一篇加2分,累計不超過10分。
積極參加義務獻血者,10分。
理工科的研究生們都忙著搞科研呢,哪有時間去精神文明建設、信息工作投稿,可能文科研究生才會那么閑吧。
義務獻血的話,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的,這玩意說是危害很小,不過實際是什么情況,誰也不知道。
許秋是去獻過一次的,200CC,還拿了一個獻血證。
嗯……其實主要目的是檢查一下血型,戶口本上的血型一直是“不詳”,看著怪難受的。
這樣核算下來,大多數人操行品德都在60分左右,換算成30分制,就是保底18分,分差再大,一般也在10分之內。
而且,這一項能拿高分的,基本上在科研工作上大概率是不會占優的,因為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你總不能指望一個人既能肩負各種學生工作,又能把科研做好吧,那幾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