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言之,紅燈、白燈對于行人來說只是一個提醒信號,人行橫道上的行人享有絕對的路權。
此時,也就無所謂闖紅燈的說法了。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或者同樣文化背景的不同時期下,是很難用同一套道德標準來進行約束、評判的。
比如,國內某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曾經說過:“追求超出小康的生活標準,某種意義上是不道德的。”
這句話,乍一看有些奇怪,但如果以“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后帶動另一部分人富裕,最終實現共同富裕”作為道德標桿,按照溫飽、小康、超過小康的生活質量進行排序,就會發現:
在國內大多數群體還處于剛剛脫貧,勉強溫飽的階段,部分已經實現小康生活的人,或者說“先富起來”的人,他們沒有“帶動另一部分人富裕”,而是去追求自身遠超過小康的生活,確實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因為現代科技突破的速度是非常緩慢的,第四次產業革命遲遲無法到來,社會生產的總資源上漲幅度非常有限的,所以此時如果有一個人實現了從小康到遠超小康的生活,可能就意味著有一萬個人從小康生活跌落到溫飽的生活。
當然,這種道德準則會極大的打壓人們努力的勢頭,不利于經濟的發展。
也因此,現在這樣的道德準則幾乎被廢止了,尤其是一線城市,現在推崇的都是“996,干就完了!”、“愛情是什么?我只想搞錢!”、“奮斗吧!燃燒吧!那些逃離北上廣的人,你的下一代還是會回來的!”
……
三人到達植物園,各自花費22美刀購買了一張門票,入園參觀。
鳳凰城的植物園還是比較出名的,根據他們之前查閱的資料顯示,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植物園,內部生長有4000多種,超過21000棵沙漠植物,其中有139種為罕見的、受威脅的或者是瀕臨滅絕的植物。
實地參觀下來,許秋覺得還是能夠值回這100多軟妹幣票價的,遍地都是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仙人球、仙人掌等沙漠特有的植物,還有一些蝴蝶、蜂鳥之類的小動物。
兩個妹子玩的也比較開心,到處拍照、合影,許秋成為了她們的專屬攝影師。
在植物園逛了一個多小時,時間已經接近正午,溫度開始逐漸升高。
此時,室外溫度已經非常接近40攝氏度,吳菲菲的手機甚至因為過熱而啟動了自我保護機制,直接自動重啟了。
之前他們三人大多數的時間都在酒店、會場范圍活動,可以隨時吹空調,現在人在外面跑了一個上午,終于見識到了鳳凰城的威力。
因此,他們改變了行程,取消了原定于下午要前往的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計劃,直接乘坐公交車,前往公交車路線上的一處商業區,解決了午飯,便返回酒店躺尸。
已經適應了魔都偏溫和的氣候,現在來到沙漠氣候的鳳凰城,還是非常不適應的。
在外面溜達,哪有待在酒店里吹空調舒服啊。
4月5號。
魏興思來到鳳凰城,他先是和許秋他們碰了個面,交流了一下近期的進展,主要是后者匯報了近幾天聽報告時記錄下來的心得。
中途,魏興思提到:“前幾天,我給《科學》的編輯發了封郵件,本來想約出來見個面的,但對方不方便,就沒有約出來,不過對方表示較為看好我們這個工作,現在正在等最后幾個審稿人的意見。”
上午的時候,魏興思帶著許秋他們依次去見了見龔遠江、馮盛東和Ronald等熟人,出于禮節性的打了聲招呼,沒有太多的交流。
其余的時間,許秋他們就和平常一樣聽報告,只是多了魏興思這樣的一個小尾巴,不方便劃水。
值得一提的是,魏興思的到來,也極大的提升了許秋他們的伙食情況。
畢竟是導師帶著學生出來開會,肯定是導師請客,而且吃飯的地方,檔次也不會太差,至少不會去吃甜甜圈。
中午,魏興思叫來一輛出租車,帶著許秋三人,前往了一處類似唐人街的地方,找到一家川菜館用餐。
外面的牌匾、裝修都用到了非常浮夸的中式風格,到處都是種花家風格的元素,大概也是為了凸顯出這是一家中餐館。
這邊開店的老板,老家也是魔都的,一見面魏興思就和對方“老鄉見老鄉”,用魔都話你一句我一句的交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