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葵蝦是非常名貴的蝦種。
它的名貴并不在于它的稀少,而是在于它的好看,在于它的難以捕撈。
如果是潛水捕撈,超小的體型使得海葵蝦能夠隨時隱匿在海葵中,而百搭的透明體色使他具有“變色”的本事,漁民在進行潛水捕撈時候通常是從海葵蝦的頭頂上游過去都發現不了對方。
至于拖網捕撈,哪怕就是網孔最為細密的絕戶網也很難能夠捕獲到身長僅二三厘米的海葵蝦。
項陽仔細觀察著那群海葵蝦,這群海葵蝦以紫色斑彩海葵蝦為主,還有一小部分是白色斑彩海葵蝦。
項陽覺得有些奇妙,雖說紫斑海葵蝦與白斑海葵蝦都叫海葵蝦,而且都是海葵蝦中較為常見的品種,實際上它們根本就不是同一種蝦,二者除了身上的斑點顏色不同外,蝦尾上的斑點也各不相同,紫斑海葵蝦的蝦尾上有兩個類似于眼睛的圓點,而白斑海葵蝦的蝦尾上則是五個帶黑邊的橘色斑點。
兩種不同的蝦能夠融洽地生活在一起,融成為一個族群真可謂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值得一說的是海葵蝦當做觀賞魚養的話很好養活,它們雖然是雜食性生物,但偏好吃葷,主食一般是巨型海葵的食物殘渣,是典型的清潔蝦,將它們養在水箱內可以有效地保持水箱的清潔。
曾經有一段時間海葵蝦在觀賞魚市場上賣得挺火的,但是漸漸地不知道什么原因,到現在已經沒多少人喜歡養海葵蝦了,有一種說法是養海葵蝦的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
因為海葵蝦經常在8米到25米深的海洋底下的巖礁中成群結隊的出現,漁民很難發現它們,而每次發現后又一捕就是一大群,所以即便海葵蝦長得十分漂亮,在燈光下能夠折射出五光十色的色彩也很難賣出一個好的價格。
項陽抓起一只紫斑海葵蝦放到眼前仔細看了看,它跟別的蝦真的完全不一樣,它的頭部跟眼睛完全透明,就算將其抓在手心如果不仔細看的話也根本就看不到它的頭跟眼睛,而它扇形的尾巴上則有一對顏色鮮明的偽眼,這點跟蝴蝶魚很像,它的這對偽眼能誘導掠食者把它的尾巴當做頭部。
項陽對這種小蝦米一般的海葵蝦不敢興趣,但他卻沒有立即離開,而是在原地繼續仔細地搜尋起來。
項陽是想看看附近能不能夠找到海葵。
海葵蝦是與大型海葵共棲的一種小蝦,海葵為海葵蝦提供庇護場所及食物,而海葵蝦則擔負著海葵的清潔工作,所以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發現了海葵蝦也就意味著發現了海葵。
與海葵蝦相比項陽顯然對海葵更感興趣,相比起不太值錢而且市場前景堪憂的海葵蝦,目前市場上品質最次的人工養殖海葵也能賣到幾十塊錢一斤,品質稍微好上一點的海葵便能夠賣到上百塊錢一斤,而野生的海葵更動不動就是數百塊錢一斤。
而且海葵跟鮑魚還不一樣,鮑魚那玩意膽子太小,老喜歡躲藏在石頭縫里,實在是太難找了。
海葵呢?
它們會成片成片像是植物一樣分布在海底,只要發現了,連網兜都不需要了,直接抬個麻袋下來裝便是。
項陽追隨著海葵蝦,盡可能地往海葵蝦多的地方游動。
又往前游了一段距離,項陽在海底發現了不少海葵蝦的蝦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