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陽自然是未有不答應的道理,反正對項陽來說不管是賣給李超還是賣給張啟程都是賣,只要對方能夠給得起價錢就行。
勞碌一天,歸程時項陽趴在船舷上邊看風景,經潮濕的海風一吹,項陽享受地瞇起了雙眼。
另一邊李老板則是叫上張啟程,兩人八百里加急趕往巖龍村。
一個多小時后,項陽終于在夜幕下隱約看見了碼頭的輪廓。
碼頭邊上照樣還是擠滿了人,巖龍村的村民似乎把迎接項陽的遠洋漁船歸來當做了一種慣例。
事實上項陽知道這些圍觀的人中除了極少數人是漁船上船員的家屬外,大部分人來都是帶有特殊目的的。
比如那左村長。
項陽就聽項父說了左村長在村里牽頭了二三十戶人家,正計劃合資買兩條像他這樣的大船回來,只不過現在村民們的思想負擔很大,除了少數幾家明言表示可以干,砸鍋賣鐵也愿意出錢的外大部分都還想再觀望觀望。
觀望什么?
當然是觀望項陽每次出海的漁獲如何。
隨著這幾天的觀望下來,村民們的膽子也越來越大,心動的人也越來越多。
這也難怪,畢竟項陽連續出海幾次都是滿載而歸,村民們看著項陽次次出海都賺得鉑滿盆滿要說一點也不羨慕那絕對是假的。
項陽每出海滿載而歸一次,村民們就像吃了份熊心豹子膽一般膽量膨脹一分。
就是不知道哪次項陽出海若是空手而歸了會不會一下就將村民們的膽量給抽空,
“回來了,快看,他們回來了。”有眼尖的村民遠遠看到遠處海天一色間出現了一艘大船的輪廓,立即大聲喊道。
人群一陣騷動,有兩個大的探照燈光被打起。
左村長笑笑呵呵擺弄著一個山寨軍事望遠鏡。
“怎么樣?看到項老板他們了嗎?”
“左村長,你這個望遠鏡能不能借給我看看?”
“項陽這次回來船上是不是又堆積著山一樣的漁獲?”
村民們七嘴八舌,一旁站著等候的李老板跟張啟程差點沒笑出聲,就以現在這天色能看清什么?望遠鏡看到海上完全是烏漆嘛黑一片了,能看清楚船只就不錯了,還想看清船上的人跟漁獲?
“嗯,看清了。”左村長卻笑容慢慢消失,臉色逐漸變得凝重,他發現項陽這次出海回來船只的吃水線很淺,就仿佛一艘空船一般。
左村長內心暗道不好,莫非項陽他們今天白漂了?
“小左,你這鏡子給我看看。”一個老漁民見左村長舉著望遠鏡久久不說話頓時急了,一把搶過左村上手上的望遠鏡自己看了起來。
“唉,秦大爺,您不能看。”左村長連忙阻攔。
但晚了,秦大爺已經通過望遠鏡看清了項陽的那艘漁船。
“咦,這個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