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船員們還捉到了十幾只大龍蝦,最大的那只有四五斤,不過是一種不太值錢的巖龍蝦,市場價跟梭子蟹差不多,大概是七八十塊錢一斤,剩下的都是真龍蝦,批發價是三百多塊錢一斤。
項陽大概地估算了一下,這樣的收獲只要再有得一次,今天要付的工資與消耗,還有燃油的費用就全部賺回來了,剩下的都是他純賺。
“都在船上休息一會,肚子餓了的去船艙里拿點吃的補充一下體力,一會我們換一片海域接著潛水。”項陽吩咐道。
“啊?要換地方啊?”有船員不舍道:“船長,我覺得這片海域底下的漁業資源還挺豐富的,要不我們就在這撈吧。”
“是啊,船長,我還沒撈夠呢。”
“我也是啊,船長,我剛找到一個海星蝦窩,正準備上來休息一會,然后拿工具下去把那兩只海星蝦從窩里掏出來嘞。”
......
這些說話的船員,居然以項陽從海事大學招過來的船員居多。
項陽稍一思考就大概猜到,他們應該都是第一次下到海底,被這片海域底下奇妙的光景給吸引住了。
當然,也不排除他們真的認為這片海域物產很豐富,如果錯過了這片海域,在其它海域不能再有這么多的收獲的心理在。
“青龍彎沿岸以前的物產也很豐富的。”項陽笑著說道:“我記得在我小時候,一到夏天,海灘邊上就密密麻麻全是梭子蟹的身影,雖然個頭很小,但是一大群的真的很壯觀,這些年已經再也看不到這種景象了。”
項晨深有感觸道:“是的,一個村子幾百號的漁民,都擠著在一片沙灘邊上捕撈,這么多年過去,青龍彎的漁業資源不枯竭那才真見鬼了。”
項陽點頭,“我為什么一定要跟換大船?因為大船能夠去到更遠的海域與漁業資源更加豐富的漁場,我不能夠再走以前父輩們走錯的路了,一片水域的漁業資源再怎么豐富,只要不加以限制就一定會有被撈枯竭的一刻,只有每次都見好就收,不一網打盡,才能夠更為持久的發展。”
船員們聽完項陽的話后都深思起來。
很多人都覺得很尷尬。
因為項陽說的其實是個非常淺顯的道理。早在很久以前古人們就發現了,并且提出了輪耕理論。
甚至這個道理連海星蝦都知道。
海星蝦在捕食一只海星的時候,不會老盯著同一只海星捕食,它們通常在吃掉一只海星的觸手之后就會放過海星的軀盤,接著去捕食另一種海星,在之前那只海星的觸手完美復原之前,它們不會再去捕食那只海星。
“船長真是前看五百年,后看五百年,難怪能夠買大船,賺大錢。”陳慶生拍馬屁道。
項陽頓時尷尬,前看五百年后看五百年的那是圣人,他只是不忍心親手促成自己以后賴以生存的海洋漁業資源漸漸枯竭罷了。
“徐師傅,我們把船朝正南方向再開十海里。”項陽直接下令道。
“是,船長。”徐放立即帶著兩人朝駕駛艙跑去。
迎著潮濕舒心的海風,漁船緩緩起航。
方有群站在船頭張開雙臂感受著徐徐海風,他享受地瞇起雙眼,感嘆道:“真是度日如年。”
同樣站在船頭的項陽挑挑眉,扭頭看著優哉游哉的方有群樂道:“度日如年?我怎么看不出你小子是在度日如年?”
“怎么看不出來?”方有群道:“跟著陽哥你,我只要到海底逛逛,看看不同的海底風景,還沒累就能上船休息,餐餐吃的都是海鮮,還能賺到大錢,日子這么好過,每天都像過年一樣,這不是度日如年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