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氣、排氣發聲,是一些魚通過吮吸動作而發生,有一小部分魚能夠在吞噬海水的瞬間發出巨大的聲響。
魚的發生系統與機制都是魚類們在長期的自然選擇過程中緩慢形成的,有些魚類以聲音來集合群體、傳遞信息、求援、求偶、
還有些魚類用聲波來探測定位、尋找食物。
還有些魚類用聲音來恐嚇敵人,比如虎鯨。
項陽簡單地給船員們介紹了一下一些魚類的發聲方式,然后道:“19世紀初,地理學家亞歷山大·洪博特曾寫道1803年2月20日晚,全體船員都被一種異常詭異的響聲所驚嚇,響聲好像是露天的鼓聲......那是人類有記載的第一次聽到魚類發出的聲響,實際上他們聽到的是一種鳴叫鼓魚的魚發出來的聲音。”
項陽跳到海里。
虎鯨立即游了過來,大腦袋對著項陽,眼珠子滴溜溜地轉。
項陽拍了拍虎鯨的腦袋,然后往水底下游去,并且回頭示意虎鯨跟著。
很快。
項陽就下到了海底,并且在一處非常茂密的海藻叢中,找到了那條會發聲的怪異。
對。
怪魚。
一條非常奇怪的魚。
項陽想盡了腦海內的一切詞匯,也找不出一個詞匯來完美形容那條怪魚。
那條魚的個頭不大,大概三十厘米左右長,但它的身體特別的寬,寬度差不多有長度的三分之二,看上去特別的肥,就好像動畫片小鯉魚歷險記里的那條肥鰱魚一樣。
有趣的是,那條魚的腦門上,身體上都布滿了一條一條的花紋,它是天藍色的底色,花紋卻是一種說不出的顏色,有黑色的花紋,也有深藍色的花紋,也有比底色更淺的天藍色。
它的嘴唇非常的厚,嘴巴非常的寬,兩只眼睛就對稱的長在嘴巴上面,正一眨不眨地盯著項陽,準確來說,是盯著項陽身后的那條虎鯨,嘴巴微微張開,露出兩粒雪白的小虎牙,身子正在瑟瑟發抖。
項陽挑了挑眉,“這條魚,應該也叫海蛤蟆吧?剛才那震耳欲聾的聲響就是它給發出來的?”
項陽朝著那條魚游過去。
那條魚壓根就沒有看項陽,依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那條虎鯨,它嘴巴一閉,身體顫抖得更加厲害了。
項陽手一伸,就把那只海蛤蟆抓在了手里。
“都是叫蛤蟆魚,這海蛤蟆可要比那石頭魚好看多了。”項陽笑著挑逗了下這條天藍色的海蛤蟆,海蛤蟆抬著腦袋,兩只小眼珠子眼巴巴地看著項陽,一副乖萌乖萌的樣子。
項陽仔細打量了下這條魚,發現他的嘴巴下方還有一排天藍色的胡須。
海蛤蟆的胡須,也跟它的長相一樣的怪異,
它的胡須很長,每一根都有大概兩三厘米長。
而且它的每根胡須都非常的粗,肉嘟嘟的。
最怪異的是它的胡須形狀不一樣,有的就是跟部寬,頂部尖的正常胡須,有的胡須中間還長著非常多的枝杈,就好像在下巴上種了一排的圣誕樹一樣。
“真是一條怪魚,帶上去給大伙們看看。”項陽笑著把那條海蛤蟆裝進網兜,然后朝著海面上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