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碼頭左邊的沙灘上,雪白雪白一片,堆積成山的海鹽。
鹽這種東西在今天,已經不算什么稀奇貨了,家家戶戶都買得起鹽。
可這些鹽意味著,巖龍村在短短的時間內,已經跨過好幾個發展階段,直接從一個靠海吃海的落后漁船,變成了一個有自己產品跟生產基地的“發展中漁村”。
最讓鯊魚吃驚的,是那支從外邊來的考察隊,竟然跟那個叫項陽的家伙很聊得來的樣子。
鯊魚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有些拿不準自己現在是該下車去跟項陽打聲招呼,還是掉頭開車立即離開。
陳宇教授指指漁船,笑著問道:“項陽同學,你剛剛出海回來?”
項陽立即點頭,“帶李總他們到海上去轉了一圈。”項陽這里沒稱呼李超為超哥,而是比較正式的喊了李總,在陳宇教授面前,項陽覺得還是正式一點好。
李超也立即笑著點頭道:“這位是易總,易曉龍,他對將坐落于青龍彎的網紅孵化中心很感興趣,項總也很支持,所以帶我們到海上轉了一圈,做了次實地考察。”
“陳院長您好,我叫易曉龍,您叫我小易就行了。”易曉龍立即微笑道。
“易總您好,實踐出真知啊!”陳宇教授笑著微微點頭道:“我不太懂網絡上的東西,不過我站在宏觀經濟學的角度看,青龍彎確實很適合傳媒類型企業的發展。”
項陽感激地看了陳宇一眼,以陳宇的身份,他說話的分量是很重的,他說一句適合,抵得項陽嘴皮子都磨破。
“老師,您這次來的目的是?”項陽問道。
“我前段時間看到了一段視頻,視頻內是兩頭座頭鯨跟一頭虎鯨在海面上嬉戲,我們調查了最早視頻的ip地址,發現地址就在青龍彎。”陳宇教授說道。
李超、易曉龍都詫異地看著項陽。
虎鯨?
座頭鯨?
那不就是他們剛才在海面上所看到的那三頭大家伙嗎?
不過李超跟易曉龍都沒有說話,很明顯的,項陽跟這陳宇教授的關系不一般,項陽跟那兩頭座頭鯨還有那一頭虎鯨的關系也不一般。
最主要的,這陳宇教授是指名道姓過來找項陽的,一些話還是項陽去說比較好。
李超跟易曉龍兩人都眼觀鼻,鼻觀心的樣子,實際上卻豎起耳朵,仔細地聽著項陽跟陳宇教授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
項陽皺了皺眉,“老師,您是特意過來找那兩頭座頭鯨跟虎鯨的?”
“是的。”陳宇教授點點頭,非常坦蕩道:“無論是座頭鯨還是虎鯨,齊本身都是非常罕見的,無論它們出現在哪里,只要有確定的消息,都立即會吸引一大批海洋生物學專家學者過去研究,但單獨的座頭鯨、虎鯨還不值得我們這只科研隊過來,我們在意的是,座頭鯨與虎鯨居然能夠和平相處在同一片海域,這實在是有違背我們以往的科研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