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皇帝六年,燕王臧荼謀反,酈商以將軍的身份隨從劉邦去攻打臧荼。
在龍脫大戰時,酈商沖鋒陷陣,率先登城,在易下擊敗臧荼的軍隊;因殺敵有功,被升任右丞相,
賜給他列侯的爵位,和其他諸侯一樣剖符為信,世世代代永不斷絕,以涿邑五千戶作為他的食邑,封號為涿侯。
以右丞相之職單獨帶兵平定上谷,接著又攻打代,高皇帝授予他趙國的相國之印。
以右丞相加趙國相國的身份帶兵,和絳侯周勃等人一起平定了代郡和雁門郡,活捉了代國丞相程縱,守相郭同,將軍以下到六百石的官員共十九人。
凱旋之后,以將軍的身份擔任太上皇的護衛一年零七個月。
十月,又以右丞相之職攻打陳豨,搗毀東垣城墻;又以右丞相之職,跟隨高皇帝進攻反叛的英布,酈商領兵向敵人前沿陣地猛攻,奪取了兩個陣地,從而使漢軍能夠打垮英布的軍隊。
后來,高皇帝把酈商的封邑改在曲周,增加到五千一百戶,收回以前所封的食邑;總計酈商一共擊垮三支敵軍,降服平定六個郡、七十三個縣,俘獲丞相,守相,大將各一人、小將二人、二千石以下到六百石的官員十九人。
到呂太后病逝之時,酈商已經賦閑,不再在朝中擔任職務,但在太宗皇帝與陳平、周勃之間的斗爭之中,酈商同樣站在了皇帝這一邊,不與陳平、周勃為伍。
在離世之前,酈商將世子酈寄叫到了身邊,交代道:王師北上,踏平胡虜的時候,不要忘記,在家祭的時候告訴我。
這個交代,對酈寄后來的執政方針起到了很大的影響,在朝任職期間規矩本分,在軍中領兵時小心謹慎,并以上將軍的職務,在漢室收回河南之地的戰斗中立下戰功。
在柴武離世之后,酈寄成為了上將軍,統掌天下兵馬;之后丞相申屠嘉卸任,酈寄被拜為丞相。
八年之后,酈寄的丞相任期滿,卸任告老,丞相之位,被御史大夫賈誼繼任。
酈商則于高后病逝后的第一年就病逝,被謚為曲周景侯;太后為了感謝酈寄上奏請尊太后的事,為酈商賜下喪葬用的冥器。
最終,酈商被葬在了兄長酈食其的墓穴旁,兩墓東、西相并,為后人所祭祀。
·
王陵,泗水郡沛縣人,為沛縣豪族,在高皇帝未發跡時,曾以對待兄長的禮儀對待王陵。及高皇帝起兵沛縣,王陵黨聚數千人,占據南陽,為穰侯。
楚漢戰爭初期,高皇帝入漢中,王陵則據有南陽一帶。及高皇帝還定三秦,準備出關擊楚,王陵以兵從高皇帝,并受高皇帝之命,與王吸、薛歐所部漢軍一起迎接高皇帝的家屬,即呂太后、太上皇等人。
在和高皇帝對峙過程中,項羽意外抓獲了王陵的木器,為拉攏王陵,置王陵之母于營中,禮遇有加。但王陵之母最終伏劍自殺;項羽旋即大怒,將王陵之母烹煮,使得王陵一心為漢。
之后,王陵在楚漢戰爭中從高皇帝擊項羽,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