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本宮知道了!”
“遲校尉,待會兒,你帶著這東西進宮面見圣上,將你的發現告訴圣上。”
“末將領命!”
遲鈞恭聲回應,旋即跟大長公主告辭。
……
很快,遲鈞就回轉了皇宮,將自己的發現告知了永平帝。
“朕就知道,朕就知道!”
聽了遲鈞的判斷報告,永平帝當即一副他早已看穿一切的架勢。“你做得很好,退下吧,記得繼續追查此刻的下落!”
“末將遵旨!”
遲鈞答應一聲,告退離開。
而在遲鈞離開后,永平帝立刻讓乾天殿內侍外出傳旨,召集滿朝文武和京中勛貴前來乾天殿議事。
太后遇刺,刺客逃之夭夭。
京城的氣氛是真的不太平,說一聲人人自危都絲毫不為過。
當永平帝讓內侍召集群臣議事,所有人都是跑得溜溜快。在這個節骨眼上,只要不是傻子都明白,若是怠慢了,絕對不會有好果子吃的。
僅僅是小半個時辰不到,滿朝文武和皇族、京中勛貴,齊聚乾天殿。
偌大的乾天殿,瞬間人頭攢動。
所有人都在面色肅然,一副沉痛哀思的表情。
乾天殿的龍椅上,永平帝面無表情地坐著,目光在眾人的臉上一遍遍劃過,讓這乾天殿的氣氛更加沉重。
這個時候,大長公主本是沒有資格參與的。
但自從她被永平帝安排了執掌皇城司的差事,這種朝堂議事的時候,只要大長公主想來,就可以到場。
而這個時候,大長公主出現在乾天殿,可以說是理由充分的很。
畢竟,大長公主是要喊太后一聲嫂子的。
比起譽王、恭王等皇族親王,大長公主才是先帝嫡親的妹子。所以,這太后自然是大長公主的親嫂子。
“經羽林衛查勘,謀害太后的賊人,乃是倭人!”
“如今,此賊已經逃出宮外,諸位愛卿,有什么建言嗎?”
永平帝開口,目光卻是落在宗人府宗令譽王的臉上。
譽王被永平帝盯著,只能主動開口,道:“圣上,臣以為,既然確定了刺客來路,那就該將這刺客九族誅滅!”
“倭人,化外之民,前來我大唐求學,卻不知感恩。臣以為,此國當滅,其族當亡!”
“倭人遠離大唐,居于海外小島,我大唐要如何才能滅之?”
永平帝聽了譽王的一番話,很是滿意。在知道殺手是倭人的那一刻,他就有了要滅亡倭人的心思。
你殺我母,我滅你族。
但作為皇帝,永平帝還是要身后名的,這滅族的話語,絕對不能從他的嘴里說出來,必須得讓別人來說,而這人,將是罵名的背負者。
而誰是背負罵名的最合適的人呢?
思來想去,永平帝就瞄上了譽王。
為什么是譽王?
理由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