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笑道:“好像不停地哭,不停地放棄,不停地抱怨,不停地反省自己……”
“我還是個北漂,和一起創業的朋友們一起租著房子。她說自己什么都想要,默認所有陌生人都不喜歡自己,好學生當慣接受不了批評,一犯錯就想給人跪下。”
“第一期節目昔日的鐵嶺土匪化身為毛肚小妹體驗火鍋店服務員。統一的站姿、統一的服裝、統一的服務態度,從頭到腳、從上到下的每個毛孔都顯得不自在。”
李雪琴回憶道:“尤其學歷始終是繞不開的話題,有的北大畢業生回鄉賣豬肉,有的北大畢業生畢業就當網紅,人們在網絡上狂歡:看!他是北大的,竟然回去賣豬肉?”
“我不信這個,名校畢業就必須得強大?人為什么必須強大?窩窩囊囊地活著不行嗎?”
寧遠明顯感覺直到此時此刻對方才真正放松下來,袒露自己的社交恐懼癥。社恐的人大概只想自己呆著,只要是向外的輸出,都會覺得渾身不自在。
而每一個社恐90后解決不自在的辦法,可能都和李雪琴一樣:需要感受到對方的善意。
“第二集我體驗一把私人飛機的空乘,定制飛行和服務、一趟旅程動輒幾十萬,我真不明白有錢人的生活。”
“在我眼里有錢人就應該無糖無卡路里,離得垃圾食品遠遠的,可空乘師傅卜明子卻告訴她,有錢人也吃薯片?”
寧遠挺喜歡那個節目,第三集李雪琴跟著師父學二手車檢測。
什么都不懂的他要從零學起,可偏偏這位零基礎的實習生一上來就遇到難搞的客人。面對客人對她的質疑,感覺想給人家跪下?
或許是因為她從小就是好學生,要全面優秀,要不犯錯誤。這種長期以來的馴化,讓她變得謹慎、敏感又膽小,總是害怕自己不夠好。
她怕被別人誤解,怕丟掉現有的工作,怕自己混不下去沒口飯吃,焦慮總是裹挾著她。
一個自身快樂的人,會對周圍釋放更多的善意,這種釋放會帶給人自信、滿足和踏實。
最后一次體驗選擇日式搬家公司。這份體驗讓李雪琴能跟一位購買搬家服務的時尚博主坐下來聊一聊。
雖然領域并不相同,但是同樣作為自媒體人,李雪琴對客人有著許多的好奇,也有著許多的共鳴。
對于自己的走紅,用運氣這個詞總結——在她看來,做自媒體、做網紅,首先一步靠的是運氣,不是努力、不是拼命,不是這些總是被渲染的品質。
如果沒有撞上這份運氣,她未必會成為今天的李雪琴!
“你人生目標是什么?”
李雪琴毫不猶豫道:“賺夠三千萬!”
“然后回到老家,給我媽買幾套大房子,在商場門口開一家奶茶店。不用多慮別的事兒,整天的功夫,就用來吆喝奶茶,挺好。”
寧遠哈哈大笑,她從不掩飾自己的本能和**:養家糊口,給父母更好的生活,獲得尊敬,還有愛情。
大多數人喜歡喜歡她的真實。因為真實,看似反差的精英身份和土味氣質可以在她身上完美兼容,她的東北嗑,她的怯懦,她的**,她的擰巴,她呈現出來的一切都是生活的粗礪的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