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較高、優質的劇集一般也都不愿意年末上,因為賺的錢可能不如其他季度多。而這時候,對自己劇集質量沒啥信心、擔心再等有政策或輿論風險、亦或是著急用錢的三類影視公司就會逆流而上,不惜虧本甩賣都要趕上末班車。
10萬一集肯定是有些夸張修辭,但過完燒錢時代的長視頻平臺,確實在內容采購上變得更加謹慎。去年在限古令的警戒后,年末多部造價不菲的古裝大劇搶上末班車。《慶余年》《大明皇妃》《錦衣之下》等,平臺幾乎都采用了經濟實惠的聯播模式。
可能也是因為去年積壓劇《錦衣之下》的表現超預期,不僅對愛奇藝、芒果兩個平臺貢獻巨大,還成功帶動主演任嘉倫、譚松韻二次翻紅。這就給了平臺今年大量開播積壓劇的信心。
但優質積壓劇還是鳳毛麟角,大部分是像《亮劍》續集《雷霆戰將》、新版《半生緣》這類真拍砸了的項目。砸到讓人好奇這種玩意是怎么立項、又怎么在這么多專業人士眼皮子底下拍出來的程度。
神劇《雷霆戰將》原本是去年殺青、趕著當年播出、慶祝建軍90周年的獻禮劇,結果卻一拖再拖,捱到今年才播。開播后豆瓣評分低至罕見的2.7分,還被人民日報怒批八路軍住別墅抹發膠的雷人情節,事后不久便被下架停播。
新版《半生緣》的情況則又有不同,臨時傳出未過審撤檔的消息。原著涉及黑道、家暴等敏感話題,以現在的審查環境來說都不一定能過審。
而今年終于過審的《半生緣》改名為《情深緣起》悄然裸上,似乎有意撇清與原著關系,破罐子破摔地播出事。
有意思的是這部張愛玲經典IP的翻拍項目,竟是由瓊瑤兒媳何琇瓊一手捯飭起來的。硬糖君簡直要懷疑是不是兒媳為了幫婆婆,故意糟踐人家同行的IP啊!
可折騰八年開播,卻落得個滿堂笑話,令人錯愕。或許有的項目從一開始就應該審時度勢地避免,它的誕生就是個錯誤。
劇荒期的新劇宛如珍寶,只要拍完過審即能播出。難怪甜寵劇作為成本低、周期短、回報高的快消品,今年的隊伍進一步壯大。
但甜寵劇終歸是快消品,有上限天花板。對平臺來說,彌足珍貴的優質大劇才是定海神針。企鵝影視副總裁方芳在前兩天的行業論壇上透露,騰訊視頻在今年的劇集供給上,無論是上線部數還是集數都有降幅。
除卻行業產能驟減、疫情影響,更大原因在于對低效產能的持續淘汰。接下來一段時間里,平臺將不斷加碼頭部內容的投入,資源傾斜于優質劇集。
這意味著往后影視行業的二八定律會愈加明顯。少部分優質行活供應玩家會被瘋搶,比如大廠牌和精品小廠牌。
大廠牌以華策、正午、檸萌、歡瑞、歡娛等頭部公司為代表。精品小廠牌的代表如專注懸疑劇的五元、專注青春劇的小糖人以及把盜墓IP玩活的七印象等。他們在劇荒期的價值愈加凸顯出來、話語權逐漸得到提升。
在寧遠看來今年可能是平臺不惜削減供應量、革新劇集質量的陣痛期。隨著行業恢復產能,網劇精品化趨勢應該會更加明顯。年底的爛劇大舞臺現象,可能也會壽終正寢。再忍忍,再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