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吳京同歲的黃渤此時正帶著組好的藍色風沙樂隊四處走穴,自己取了個藝名叫小波,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樂隊的足跡從北海,到佳木斯鶴崗再到綏芬河,幾乎跨越了全國。
從南京離開時,心里也開始泛起了嘀咕:日子一直這樣下去,接下來會去哪里?
黃渤確實有理由迷茫,出生于青島的知識分子家庭,本該接受良好的教育,沒想到初二元旦晚會演唱的一首《再回首》獲得稱贊后,讓他看到了自己的歌手天賦。
之后便混跡于卡拉OK舞廳,成為歌廳的駐唱歌手,一晚上能賺十五元。他還自學霹靂舞,成為一名兼職舞蹈教練。之后便離開家鄉過上了四處漂泊居無定所的生活。
與吳京和沈騰的迷茫不同,15歲的沈騰仍然在齊齊哈爾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受到全家人的寵愛。他的家庭有著濃厚的文藝氣氛,父親曾在海軍的一個演出隊做演員,姐姐自幼學習舞蹈和美聲。這時候他的喜劇天賦還未顯現,僅僅體現在大家都喜歡和我一起玩。
94年海外大片引進政策實行,內地的電影市場正式開放,但是輝煌一時的香港電影卻開始顯現疲態。
一年后袁和平和張鑫炎帶著重振香港武俠片的期待北上武術隊選角,力圖復刻李連杰當年的成名路。吳京被張袁二人一眼相中,后來的吳京回憶說:在我最迷茫的時候,是電影選中了我。
第一部南下的電影《功夫小子闖情關》的導演袁和平和張鑫炎是武俠扛把子,女主角是拍完《人魚傳說》正走紅東南亞的鐘麗緹,卡司不可謂不豪華,但仍然無法阻擋影票票房撲街的命運。
電影上映后,總票房才70多萬,位列當年港片的80多名。不過因此嶄露頭角的吳京,開始參演《太極宗師》《小李飛刀》兩部火爆一時的電視劇,被內地觀眾親切地稱為功夫小子,引領了當時一波水缸練太極的熱潮。
吳京熒幕開始得意的時候,黃渤還不停地輾轉在酒吧和歌廳,給唱片公司寄小樣。在廣州漂的時候,認識毛寧、楊鈺瑩,北漂的時候他又認識周迅、滿文軍、沙寶亮等一票在酒吧駐唱的人。
身邊朋友慢慢都火了,但是他卻遲遲混不進圈子。多年漂泊成名無望后,返回老家當了一家韓國工廠的中方代表,西裝革履、觥籌交錯間,黃渤也會問自己:我在這里干什么呢?
在發小管虎的邀請下,主演《上車,走吧》,這部電視電影獲得了第二年的金雞獎“最佳電視電影獎”,坐在一群有名氣的演員中間,他發現自己原來還有這么一條路。
19年春節,三個此前交集不多的中年男人,因為華語科幻工業電影《流浪地球》、瘋狂系列三部曲《瘋狂的外星人》、韓寒特色的喜劇《飛馳人生》,不約而同地站上春節檔的舞臺,并先后走進百億演員的殿堂,成為最令人矚目的華語演員,捧起了那座屬于他們的榮譽獎杯。
而這個時候,沈騰則在家人的建議下,正在被認為是鐵飯碗的解放軍藝術學院讀著大三,和吳京的少年成名,黃渤的坎坷曲折的境遇不同,沈騰的日子十分平靜,沒有一點波瀾。不過,他的喜劇天賦已經發展成站在臺上不說話也能逗笑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