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說完,五人也松了口氣。
這么說來,大宋的確需要大量后備官吏,這個承諾也確實能讓太學生們瘋狂,進而去拼命完成學業。
趙桓又把其中細節與五人逐一討論,太學生隱憂解決方案便確定下來了。
接下來就是解決來自官吏的隱憂了,這個問題由來已久,歷朝歷代都存在,也不停地有解決方案出臺,但直到今天也沒有一個能一勞永逸的法子。
對于這個問題,趙桓給出了一個策略、一個承諾。
策略是,縮減所有官員俸祿的一半,改為年底按照政績派發獎金。
比如一個縣令的月俸現在是二十兩銀子,一年就是二百四十兩。那么改后的俸祿就變成了月俸十兩,一年一百二十兩,年底政績只要合格就有一百五十兩獎金,加在一起就成了二百七十兩,比以前多了三十兩。
如果政績卓著,能得到二百至一千兩不等的獎金;如果政績不合格,不僅獎金沒了,官職也要收回。
而政績誰說了算?吏部、御史臺、軍統司和國士四方共同確定。
這個策略,經過眾人的共同商議,也完全可行;一個令人滿意的縣令,每年合計能拿到七八百兩銀子,足夠一個十口之家兩年生活,如此高薪,對錢財的需求自然就降至了冰點。
如果這樣還要貪墨,那大約就是巨貪,很容易被查出來的那種,憑借軍統司和國士的能力完全能夠監察到。
當然,如此一來,大宋官員們的俸祿總支出就要翻一翻了,而即便如此也不足趙佶當政的時候官員費用支出的三成。
最后兩個問題——權貴和宗室,五人雖然各自指出不少問題,但建議卻不多,一是因為眼光局限;二是因為牽扯太復雜,要避嫌。
這兩個問題,就由趙桓一言而決,方法也就一個:大宋即將開辟海外和蠻夷土地,屆時將會根據才能和品德,選派合適的人去鎮守,可完全憑借自己的意愿治理當地,并完全享有當地的所有稅收。
這就相當于又建了一個個獨立國度啊,勢必會引起權貴階層的瘋狂!
和他們現在計較的蠅頭小利比起來,這個誘惑足以解決一切問題。
當然,五人也相繼提出來了這種做法容易產生的問題,比如尾大不掉之類,但趙桓完全不怕。
首先,新領地的擴展,必須要給足好處,才會有人拼盡全力相助。在大航海時代即將到來之際,大宋能提前三百年下手占領廣袤的陸地和海洋,就擁有了無與倫比的先機,這是改變后世歷史走向的必要手段。
至少,宋人是要臉的,講究順應天命和仁義道德,不會像某些種族一樣揭頭皮換錢。
再次,即便大宋周邊涌現了無數個“小宋國”,身為宗主國的大宋也完全不必憂慮。
先不說潛力的對比懸殊,就算日后一直相互并列,只要高麗、倭奴、夷洲、呂宋和中南半島不丟,趙桓也全不在乎,畢竟老二長再大也取代不了本尊不是……
時間慢慢流過了午夜,六人在紫宸殿一舉確立了新國策,重筆繪成了大宋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