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蠻的先民們嚇得畏如虎狼,稱這種蟲為夾人蟲,不等太陽落山,就早早關上大門,以免被這些蟲子沖進家里面傷人。”
“后來,大禹到江南開河治水,派了一名勇士巴解到水陸交錯的湖區域督工,帶領民工開挖海口河道。夜里,工棚這邊剛剛升起了篝火,就引來了黑壓壓的一大片夾人蟲,一只只口吐泡沫,揮舞雙螯,像湖水般洶涌而來。”
“工地上頓時掀起了一場人蟲大戰。不多時,夾人蟲吐出的泡沫,直把火堆湮息,雙方在黑暗中混戰到東方發白,夾人蟲早才紛紛退入水中。可是好多民工被夾得傷的傷,死的死,血肉模糊,十分凄慘。”
“因為有了夾人蟲的侵擾,嚴重影響開河進度。巴解尋思良久,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叫民工筑了座土城,在城邊掘了深深的圍溝,待晚上城中升起火堆,圍溝里灌進沸騰的開水。
“夾人蟲見光再次席卷過來,紛紛跌入沸水溝里燙死。溝里蟲的尸體越積越多,就讓人用長鉤鉤起來,繼續灌放熱水。”
“那些被燙死的夾人蟲渾身通紅,堆積如山,散發出一股引人開胃的鮮美香味。巴解聞著后,忍不住拿了一只,把甲殼掰開來,那香味變得更濃了。他想:味道如此誘人,肉不知能不能吃?便壯著膽子咬了一口。”
“這不吃不知道,一吃還真是忘不掉,那煮熟的肉質十分鮮美,比其他什么東西都好吃。”
“巴解是越吃越香,接連又吃兩只,大家見他吃得津津有味,膽子大的民工也跟著吃起來,無不紛紛大喜說:‘大家都來吃夾人蟲,味道香極了!’”
“于是,民工們都隨手俯撿而食,把一大堆夾人蟲全都消滅到“五臟廟”里面。當地的百姓獲悉后,也就不再害怕,而是紛紛捕捉夾人蟲吃,又很快傳遍四面八方。”
“從此,先民們都不怕夾人蟲了,被人畏如猛獸的害蟲一下成了家喻戶曉的美食。大家為了感激敢為天下先的巴解,把他當成勇士崇敬,用解字下面加個蟲字,稱夾人蟲為蟹,意思是巴解征服夾人蟲,是天下第一食蟹人。”
聽了夏杰這番侃侃而談,直播間眾人是驚為天人。
“臥槽,百科杰果然是無所不在,無所不曉啊!”
“看來螃蟹的好,古代人都知道啊!”
“古代的螃蟹,應該很便宜吧?”
“沒錯,我記得詩詞中,古人常嘗用‘蟹黃’、‘脂膏’、‘嫩玉’這些詞匯,用來形容蟹之鮮美呢!”
看著大家議論紛紛,夏杰不由得跟著說道:“呵呵,那些詞匯是形容螃蟹的,但是針對蟹的不同部位。”
“蟹黃就是雌蟹體內呈條狀的葉狀卵巢;脂膏指的是雄蟹無色透明膠狀的**,素有‘胸中藏琥珀’之稱;嫩玉則特指螯肉,即甲殼里潔白細嫩的蟹肉如脂如玉。”
“至于形容蟹‘口吐明珠’,那是蟹于水中呼吸時吐出二氧化碳和水形成的泡沫,視之晶瑩透明,用來證明這只蟹是活的,還沒斷氣呢!”
“除此之外,螃蟹還有許多雅號,如‘鐵甲將軍’、‘無腸公子’‘橫行公’‘含黃伯’等等,也算是個排面挺足的家伙了。”
直播間眾人是聽得津津有味,同時又有了不少問題。
“夏老師,這個大家都說螃蟹吃了容易腹瀉,不太能多吃啊?”
“是啊,夏老師,據說螃蟹不能和柿子一起吃,是不是真的!”
“對對對,夏老師,我媳婦現在懷孕了,她就特別喜歡吃螃蟹,不過老人說不能吃,吃了以后生孩子吐泡泡,真的假的啊?”
“百科杰,再跟我們多講講唄,以后吃螃蟹的時候,我也能秀一波!”
趁著蒸螃蟹的功夫,夏杰看了看直播間,跟著不緊不慢地說道:“那我就跟大家再說吃螃蟹的忌諱吧。”
“這個中醫上認為,螃蟹性寒涼、味咸,脾胃虛寒者吃后會容易引起腹痛、腹瀉或消化不良等癥。
“而現代醫學則判斷,螃蟹的蛋白質含量高不易消化。所以大家吃螃蟹的確不宜過多,每次吃一二只足以,還要佐以性溫的老醋、姜末調劑才成。”
“另外螃蟹中含有嘌呤和甘酸兩種成分,會在血液中產生過多的尿酸。尿酸偏高的人群,可能會誘發痛風,所以也要適量。”
“此外,吃螃蟹時不應同時飲茶。茶水會沖淡胃液,而胃液有殺菌作用,能殺死螃蟹攜帶的細菌,茶水中鞣酸含量較高,鞣酸和蟹肉里的蛋白質會產生鞣酸蛋白,更難消化,從而導致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