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夏杰剛剛自己也說了,華夏的茶文化,也可以算作是華夏飲食文化的分支。
只要是飲食方面的問題,那么“廚神杰”就有著絕對的話語權!
“大家要知道的是,綠茶種類繁多,加工技術不盡相同。但綠茶初制一般都包括殺青、揉捻、干燥等三個工序,較為高端的茶葉,在這三個工序之后,則會有著更多的工序,那些就是別人的獨家秘訣了,咱們也沒必要去琢磨。”
簡單介紹了一下流程之后,夏杰接著和大家說明綠茶的第一道工序。
“殺青,是綠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也是綠茶品質形成的關鍵工序。”
話音剛落,直播間便飄來的觀眾的問題:“杰哥,你說的‘殺青’,和人家拍電影電視劇里的‘殺青’,是一樣的么?我是美利堅人,正在努力的學習,聽到這兩個語境的用詞一模一樣,覺得有些奇怪。”
都沒等夏杰回答,便有觀眾回答了這一個十分簡單的問題:“當然不一樣了,雖然說用詞一樣,但是意思卻不完全一樣。”
“電影中的‘殺青’,原意指拍好的底片,已經放在片盒中,準備送去沖洗,而現在大多是指電影拍攝部分已經完成。杰哥剛剛說的‘殺青’,則是制作綠茶的其中一道工序。”
看到有觀眾已經出來解釋,而且說的有條有理,夏杰點了點頭,接著說道:“學習中文是好事情啊,既然如此,那我就給大家詳細講一講吧。”
“‘殺青’一詞來源先秦時代,古人在竹簡上寫字,但是竹簡表面是油質的,不易刻字,而且易被蟲蛀,所以就想出一個辦法,就是把竹簡先放到火上烤,這道工序就叫‘殺青’或‘汗青’。”
“后來人們用毛筆在竹青上寫字,就免了刀刻這道工序,所以定稿時只需要削掉竹青,在竹白上寫字就行了這一道手續也叫‘殺青’。”
見到夏杰再一次展現了自己豐富的知識儲備,屏幕前的觀眾們不由得又是一陣“666”。
對于這滿屏的“666”,夏杰只是擺了擺手,說道:“咱們扯遠了,教完外國友人學習中文之后,現在接著將咱們綠茶的‘殺青’,首先咱們要知道殺青的目的。”
“殺青,第一是為了徹底破壞鮮葉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類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以便獲得綠茶綠葉綠湯的品質要求。”
“第二,殺青之后,茶葉會散發青氣,發展茶香,提升了茶葉的價值。”
“第三,殺青會改變茶葉中內含成分,促進綠茶品質特點的形成,而經過殺青之后的綠茶,就開始被細化成為品類更加多的茶葉,不過在殺青之前,都統稱為綠茶。”
“第四,殺青是為了蒸發一部分水分,使葉質變得柔軟增加韌性,便于揉捻成條,方便咱們之后做其他的處理。”
夏杰將殺青的目的與屏幕前的觀眾們詳細說明,屏幕前的觀眾們也是聽得津津有味。
“講究,不愧是咱們華夏的飲食文化分支,茶文化就是講究啊。”
“光是第一道工序,就能夠達到如此之多的效果,聽起來老復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