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咱們講解完了形狀,接下來,咱們從色澤上邊分析:包括茶色之深淺,枯潤,鮮暗,均勻,及有無不正色,劣變色等項。”
“綠茶之色澤亦隨茶類而異,如眉茶珠茶輝白均以灰白綠色為上。毛峰則以墨綠而略帶褐色者為上,龍井玉露瓜片均以翠綠色為上。”
“總之,色澤須深而鮮,潤而均勻者為上。暗而枯,淺而不均勻,或甚至有不正色,劣變色,起泡者,有斑點者,均為劣品。”
“另外尤須注意一點的是,即茶條之彎曲部位亦須均勻適度,方為上品。鑒定形狀與色澤時,須將茶翻拌均勻,上下多看,并使光線分別自身前后來以對照之,兩盤茶葉,亦須隨時交換其位置以比較之。”
一邊說著,夏杰還特意抓取一把正在晾涼的茶葉,讓屏幕前的觀眾們能夠有一個視覺上的對比,能夠更好地接受綠茶品質鑒別的知識。
而此刻正熱情高漲,好奇心強烈的觀眾們,自然也是聽得津津有味,有些甚至還讓夏杰慢一點兒講,好記筆記,就好像正在上課的學生似的,格外地認真。
不過,對于想要記筆記的觀眾們,夏杰還是一如往常地回應道:“每一個人接受新知識的時間并不相同,所以想要記筆記,或者是分心了沒有聽到的朋友們,可以之后看一看視頻或者是錄播好了。”
夏杰的做法,屏幕前的觀眾們一點兒意見都沒有。
有一說一,放眼整個華夏,對于茶文化能夠說得像是夏杰這樣詳細的所謂專家、大師,還真的不多。
所以,對于這樣難得一遇的機會,屏幕前的觀眾們自然是十分珍惜的。
“說完了形狀和色澤,咱們講一講該如何從香氣上鑒別綠茶的品質::包括高低,清濁,純和:銳鈍,及有無青草氣,與煙臭酸氣等項。”
“綠茶之香氣亦隨產地及茶類而異,如外銷綠茶特具釜香,龍井特別清香,毛峰大方特具栗香,瓜片香厚而純和,玉露特具覆香。”
“總之,綠茶香氣以高而清,純而銳為上。香氣低而濁,鈍而雜,或甚至有青草煙臭酸霉氣味者,均為劣品。鑒定香氣之方法有干香與濕香二種。”
夏杰話音剛落,便立刻有觀眾提出了問題:“杰哥,什么是干香,什么又是濕香啊?”
看到了這一條彈幕之后,夏杰微笑著說道:“這一個問題我剛好想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所謂的干香,就是茶葉本身的味道;而濕香,指的就是茶葉泡好之后,茶湯所散發出來的香氣。”
夏杰說的通俗易懂,屏幕前的觀眾們也理解得更透徹了幾分。
“緊接著,就到茶湯的滋味了:包括甘甜,濃淡,清濁,醇厚,澀苦,火候,及有無劣變酸腐焦煙霉變等不良氣味諸項。”
“綠茶之滋味,亦如香氣然,隨產地及茶類而異。簡單來說的話,均以甘甜而清,濃而醇厚者為上。滋味淡薄,及苦澀而富刺激性者均非上品。”
“有些綠茶,雖微帶苦澀,但亦須苦而回甘方佳,其有青草煙臭酸腐霉焦滋味。或苦重麻舌刺喉者,均非上品,切不可多飲。”
“鑒定滋味時,茶湯入口不可太多,茶湯在口腔,必須不時轉動,使周達于舌之上下左右前后。蓋舌尖感甜及辣,舌乏兩旁感酸,舌根感苦,全舌感咸,必周達全舌,方能分別茶葉之一切滋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