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現在這些國外網友們的討論,夏杰是看不到了的。
……
在京城,中央臺的廣播大樓之中。
林玲玲又一次見到了夏杰的消息,這一次更加夸張:所有被選到的中央臺記者,要到臥牛村,去拍攝、直播這一次越王勾踐劍的重新淬火和鍛造。
林玲玲是文科生,自然也是知道越王勾踐劍在華夏歷史上的地位究竟有多么的高,對于此刻中央臺出動這么大的陣仗,也不覺得奇怪。
他唯一覺得奇怪的是,為什么這么大的工程,卻僅僅只有夏杰一個人來操刀。
要知道,華夏所有的大型活動,通常都是有著很多的專家學者一起加入其中,如果有特別杰出的人,最多也就作為總指揮。
然而,這一次如此盛大的活動,主辦方和有關部門,卻只選擇了夏杰一個人,這就讓林玲玲十分的疑惑。
“主編,我想問問,這么大型的活動,夏老師一個人能行么?”林玲玲找到了他們節目組的主編,詢問道。
“玲玲,我知道你之前采訪過夏杰,但是之后你可要注意一下對人家的稱呼,人家現在可不只是老師了,上一次知識競賽之后,已經有了‘教授’的職稱,咱們這些普通人,對于人家夏教授,可要用尊稱才行。”主編對著林玲玲提醒道。
上一次的知識競賽,林玲玲雖然也有參與,但是之后的事情,就沒有繼續跟進了,因此對于夏杰獲得了教授職稱這一件事情,倒也不是很清楚。
“教授職稱?哪個大學的啊,我記得夏杰好像也沒有在學術方面有所研究啊,怎么一下子就成為教授了呢?”林玲玲對于主編的話十分疑惑,便開口詢問道。
“這你都不知道,看來你這新聞記者做的還不是很盡職盡責啊。上一次知識競賽之后,夏教授因為表現出色,拯救咱們國家隊于水火之中,就被授予京城大學‘名譽教授’的支撐了。”主編對著林玲玲講述道。
“京城大學?!那可是華夏最頂級的學府之一啊,像是夏杰這樣不在學術上邊鉆研太多東西,怎么能夠服眾呢?”林玲玲不愧是新聞記者,總是能夠找到問題的矛盾點。
“這還是你信息了解的不夠全面,當時咱們京城文化博物館的館長曲云霄,直接拿出了夏教授對于咱們傳統文物的各種貢獻,每一樣價值都上千萬,若是算學術價值的話,也足以成為一名優秀的教授。”
主編的話,讓林玲玲幡然醒悟。
是啊,自己一直著眼于學術上邊的貢獻,卻沒有想到現在夏杰所提供的藝術方面造詣,早已經超越了華夏研究歷史的所有學者了。
……
在京城文化博物館之中,大家正在商討如何將越王勾踐劍運送到臥牛村。
畢竟,越王勾踐劍雖然只是青銅器,在現在看來,除去在文物上的價值之外,也并不算是什么珍貴的寶物。
因此,有一些人覺得,干脆直接快遞過去,既省時又省力。
不過,這一個想法很快就被曲云霄給否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