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砰——
砰——
午門外,專為伸冤而設置的打鼓,在京城中心響起。
今個是十五,南朝定文皇帝臨朝的日子,不成想剛在龍椅上坐下,午門外那面輕易敲響不得的大鼓就想起來了!
“上次響起是十幾年前了吧?”
“什么事非得敲響那面鼓。”
“何人在敲?”
“最近京中可是發生了什么大事?”
“不知道啊。”
朝上的大臣議論紛紛。
京中的百姓怕是也都聽到這宏大,震蕩人心的鼓聲了。
皇帝也皺起了眉頭,大聲發問:“何人鳴鼓?”
很快,鳴鼓的人出現在大殿上。
“趙九兒?”
皇帝盼著能送她這里的到有關顏景正的消息,自然不會忘記她這號人。
朝中其她認得她的人也很快將她的身份傳播的人人都知。
“她,她怎么……”
蕭知遠看著她一步一步走來的樣子,吃驚極了。
但下一刻他就急躁起來,想將走上前的人攔住,但這是太極殿,不是隨隨便便能出言放肆的地方,哪怕他是太子。
蕭知遠滿目荒唐焦躁的試圖從趙九兒寡淡的臉上,看出點什么。
但趙九兒看也未看他,直直的走到殿中,利落的沖高高再上的皇帝陛下請安。
“民女趙九兒,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直接問:“是你鳴鼓?”
“是。”
“你知不知道敲響那面鼓要付出什么代價?”蕭知遠確實急了,整個人入一張弓一樣。
趙九兒挑著高低眉:“當然知道。”
那是告御狀的鼓,輕易敲不得,可一旦敲響就是有天下的冤屈。為了保證其真實性,也是為了防止有人輕易敲鼓騷擾皇帝,敲響那面鼓的人都要先挨上一百丈。
棍棒加身,人的骨肉怎么受得了?
當場被打死也未可知。
有活生生的例子證實挨了清白丈的人伸了冤屈,也重傷不知身亡。
然現實中能接近那面鼓,不被侍衛帶走,且敲響的人少之又少。
是以多大的冤屈要付出這么大的代價?
蕭知遠不知道她要干什么。
皇帝卻道:“那就先打了清白丈在說。”
趙九兒被拉出去挨打。
*
定親王府。
韓陽急匆匆來到書房,沖房內正在書寫的男人道:“王爺,趙九兒那邊有動作了。”
蕭鳳林筆下不停,眼也不抬的道:“她做什么了?”
“她把午門的伸冤鼓敲響了。”
忽。
蕭鳳林筆下用力過深,在將要寫好的文章上濡了一個大大的黑墨點。
韓陽焦躁道:“這會兒怕是已經在挨丈刑。”
蕭鳳林猛地從桌后站起。站起來才反應過來,又坐回輪椅上,道,“進宮。”
*
“唔。”
趴在長凳上,被兩個侍衛輪流打版子的胡子期雙手緊緊抱住長凳,沒挨一板子就不由自主發出唔的一聲。
血跡很快沾染了她的衣服,力道不減的板子落下來時讓她的血濺到地上。
地上便星星點點。
挨打的每一秒都是難捱的。
趙九兒心說,失策了。
她可用金屬護住要害,不至于被打傷內臟,但**凡胎,挨一百板子不出點血,太不正常了。
所以這點皮肉之苦是逃不脫的。
就是怎么這么疼啊、
臥槽,她的耐痛性減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