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書記,這是林雙那邊過來的,他們想在這里搞桑基魚塘改造項目。”
“弄這個?”
“對,這個是他很有興趣的,這里有方案,如果我們同意,就盡快答復,他接下來日程比較緊。”
“哦...你去叫下大家。”
沒過一會,縣長跟幾個副縣長也都過來了。
今天網絡直播,也是給縣里當頭一盆冷水,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直播出好效果的,就算有人看,你也很難達到預期,特別是預期那么高。
“大利村,......”
“就在靈峰山莊西面,昨天那個山洞破了之后,山里估計有一萬立方的水出去,有一部分水就沖到了大利村,把那邊一些菜地給毀了。”
“通過這個給村里補償嗎?”
有人嘀咕道。
“補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助農。”
“后期有沒有說要租地?”
“沒有,就是給村里基個建,后面是村里自己弄,辦法也會教。”
“這樣嗎?”
天底下還有這么好的事?
如果是別人資本家,大家還要想想,但林雙,那可以不用懷疑,人家絕對不會圖你這點地皮。
新麗菲那邊代表傳達林雙的意思,大坑的竹樓當然可以蓋,但林雙覺得那并不是拉動經濟生產的好辦法。
桑基魚塘是湖州重要的文化名片,和農業文化遺產,特別在現在這個糧食生產重要性無限拔高的時候。
“方案很好啊,他們愿意做那么多事。要的只是我們配合。”
“他們什么時候開始準備的,這些東西這么多?”
“說是很早就想做這些事了。”
“哦....”
“他們那邊就是拍片自己放,這個我們沒版權。”
“這個就沒辦法了,他在哪拍什么,別人也管不了,我們直播連網費都沒賺回來。”
縣里直接就決定了,按林雙提議的辦。
趕緊選地點,協調關系,成立工作小組,這件事連夜要辦好,林大明星明天要下田。
晚九點,林雙援建改造農業基礎設施“桑基魚塘”的新聞空降熱搜第一。消息來源于某個叫“扶生”的手機應用。
深城某大廈,996的社畜們還在努力工作,唱著不想回家的加班曲。
叮鈴鈴~~
座機在響,已經起身的路長庚皺了下眉頭,拿起電話:“喂?”
聽了一會。
“過來說。”
沒過十秒,門就被敲響。
“進來。”
“路總,新聞你看了嗎?”
“正在啟動,你說下。”
開機啟動還要時間。
助手簡明扼要把情況匯報了下。
林雙團隊出改造方案,提供技術指導,設備,以及一部分資金人力,要將本地部分魚塘,菜地,改成綜合生態風景種養殖一體的生產單體。
新聞里還配上了改造后的效果圖,以及需要投入的資金,今后養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