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十四九根扎下去,場面就有點壯觀了。
接著在這竹林間搭設棚架,
竹制的樓板像竹床一樣,也是預先做好,兩頭烤彎了像扁擔頭,直接往上面放。
很快搭出一個邊長十五平方的三層竹樓。
每一層,都有欄桿有樓梯,雖然有框架,但并不是全鋪滿了樓板,刻意有做了空區,應該是為了讓下面透點光,也有安全和生產的考慮。
像竹樓最邊上一圈的兩米五就全空著,沒有半片竹樓板,只有四架竹橋連到塘基上。
第一層離塘底兩米,與之前地面相平。實際使用時,水塘水高是一米,不會影響荷花生長。
第二層,層高兩米,這是用來作鴨舍或是鵝舍。
第三層,層高也是兩米,這個可以養兔子。
第四層,這一層算是天臺,沒有做頂,上面都是竹枝,但也是有固定。
“這就好了?”
“這就好了!”
“門呢?”
“要什么門,要的就是這種。”
此時網上觀看直播的人數已經破了三億六千萬,無數彈幕都在驚嘆這樣的工作效率。
“我尼瑪,這房子我喜歡,我都想住了。”
“給你鴨住的。”
“一千平的大別墅,半小時就蓋起來了,真特么牛啊!”
“這一套可以四代同堂了。”
“我住四樓。”
四樓其實是個露天的平臺,倒是可以擺一張搖椅,那感覺,邊上都是竹子,微微風起,竹枝輕搖,人生啊!
正有人這么想,真就看到人拿了桌椅上去了。
昨天多數人就已經知道是要搭竹樓了,還有不少網友把傣家竹樓拿來對比,認為如果能搭成這樣就不錯。
結果,并不是那種。
討論量也破了億,
九點鐘,一個討論話題突然被擠進頭條熱搜:
我有點好奇,林雙把這個建好之后,這村里的人是不是可以活得像古代那么悠閑?
回復1:古代人很悠閑嗎?
回復25:古代人農閑的時候是真悠閑,你去看《全球通史》中原始部落的生產,就會發現他們是真的天天在玩
回復39:玩什么?曬吊嗎?
回復412:除了喝酒就是跳舞,像現代上班族這種一天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5天的情況顯然是不存在的。
回復569:一個典型的部落成員,每年的工作時間比現代人少的多,而且工作對他們來說,只是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就跟遛狗一樣。
回復628:我不信!除非你拿證據。
回復1562:還真有,給你看下贊比亞的貝恩巴部落在1933年9月間的工作情形。
回復8231:九月是一年中的農閑時節,9月1日,準備好了兩葫蘆啤酒,其中一葫蘆給老頭們喝,另一葫蘆給小伙子們喝,有人生了一個小孩,其他村莊的婦女趕過來看熱鬧,并在村子里待了三天,這期間婦女們種菜的活推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