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之相反,敵虜的士氣慘遭打擊,尤其小將阿布頓突然消失,短短時間內近半控弦或死或傷或蹤影全無,大好形勢驟然顛覆,這讓信心滿滿、勢在必得的控弦們難以置信,無法接受。到底發生了什么?為什么對手突然變得如此強大?阿布頓在哪?接下來怎么打?
圍著四周的控弦們心神大亂,之前他們還意志堅定,目標明確,一定要把被圍敵人斬落馬下,但一轉眼功夫,他們意志搖擺,目標模糊了。如果這一戰阿布頓死了,近半控弦死傷,他們即便把目標殺死了又如何?損失如此巨大,功過不能相抵,回去后必受嚴懲。
于是心神亂了,手腳慢了,再加上被圍敵人已傷痕累累,已成強弩之末不足為慮,所以他們現在首要目標是殺了那個來犯之敵,只要把那個突然冒出來的強敵殺了,眼前這幾個敵人唾手可得,而活捉敵人本是此行任務,血淋淋的首級肯定沒有大活人值錢,如此一來或許還能功過相抵。這樣一想,控弦們當然不能痛下殺手,而是要繼續圍殺、持續消耗,只要重新控制戰局,就能最大程度減損。
控弦們了改變戰術,守多攻少,而這一變化立刻給安先生、阿魁和禿發發現了。這是機會,稍縱即逝的突圍機會,是舍命殺來支援的雁家奴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機會,不容有失。
熄滅的希望重新燃起,三人抖擻精神,榨干體內最后力量,奮勇攻擊。
=
兩個控弦打馬飛馳,四條腿的馬追兩條腿的人,輕而易舉,轉眼間,距離雁家奴近在咫尺。
雁家奴不管不顧,拖刀狂奔。
兩個控弦一左一右,左邊的執矛飛刺,右邊的拋出馬絆。兩人算計得好,若馬絆套上了對手,必能起到牽制阻礙作用,如此便給長矛贏得了攻擊機會,如果套空了,也能起到干擾作用,依舊可以給長矛爭取到更多攻擊時間。
馬絆飛出,劃空而過,準確落在雁家奴的頭頂,準確套上雁家奴的脖子和左肩。
馬絆命中,右邊控弦發出一聲激動歡呼,跟著輕踹馬腹,胯下戰馬心領神會,立即斜向沖刺,迅速拉大與敵人距離,以便讓套索縛緊敵人,將其拖拽而走。同一時間,雁家奴還在直線狂奔,于是馬絆迅速拉緊、繃直,雁家奴的速度隨之驟減。
說時遲,那時快,左邊控弦飛馬趕到,長矛如電,奔著雁家奴的背心厲嘯而去。
眼看長矛就要刺進雁家奴的身體,將其洞穿而過,一擊宰殺,這位控弦異常興奮,忍不住厲聲高呼,“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