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一山不容二虎,若是一個星系出現兩個文明族群,因為不信任,也因為對未知的恐懼,率先出現的,不會是和睦相處,而會是刀兵相向。
而星系也分大小星系。
大星系,也被稱呼為星系團,是由多個非單一星系,或混合單一和非單一星系組合到一起。
小星系,也被稱為星系群,時常是被大星系包裹,由單一星系組合而成,或混合單一和非單一星系組合而成。
所謂單一星系,就是一個星系里,只有一個恒星,其他全是星球。
而非單一星系,則是一個星系內,包括著多個星系,擁有至少兩個以上的恒星系。
也就是說大星系一般都是由多個擁有兩個以上的恒星系的星系組合而成,小星系一般是由只有一個恒星系的星系組合而成。
曾經有人為了區分這種大小和多寡,將星系,再分作了一號星系和二號星系。
一號星系就是單一星系,二號星系,就是非單一星系。
多個一號星系組合,就叫做小星系,也叫星系群。
多個二號星系組合,就叫大星系,也叫星系團。
混合一號星系和二號星系的組合,足夠大的話,就是小星域,不足夠大的話,就按規模劃分為小星系或者大星系,不單獨列明。
簡而言之,星系的大小,只跟規模有關,基本不跟組成單元有關。而區分組成單元,是要判斷星系內的體量大小,以及潛在的星系潛力。
同樣還是小星系,擁有2000億顆星球和擁有10,000億顆星球的差距,可是非常大的。
舉例來說,達姆茲爾文明所在的星系,就是一個小星系,或者叫星系群。
他們的本星系所在,是達姆茲爾星系,是一個單一星系。
而在他們的本星系群中,還有五十多個單一星系和非單一星系。
目前這些星系,基本都被達姆茲爾文明占據,成為了他們的重要殖民星系。
根據已知的數據統計,整個達姆茲爾文明轄區,足足有823億顆星球,包括恒星、行星、衛星、破損星球、資源星球等等。
這些星球,分布在各自的星系中。
其中非單一星系內的星球會多一些,單一星系內的星球會少一些,混合星系內的星球則數量中等。
跟星域幅員遼闊,囊括無數星系不同的是,星系通常是分散的,內在組成單位不均的。
有時候多個星系之間的距離,會大到有如星域之間的距離一般的大,比如數百萬光年。而有時候,又近在咫尺,相距不過4光年。
過遠的星系不會被判定為一個星系,過近的星系也不會被判定為一個星系,而會分別判定為一個星系。只有距離恰當,才會被判定為同一星系。
也就是說,星系的判定,是以環繞恒星旋轉的恒星系為基礎進行的判定的。
因此,可以說,恒星系約等于單一星系,多個恒星系的組合,約等于非單一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