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宋齊丘的能力自然不必多說,即便如今吳國朝堂上文武鼎盛,人才眾多,但宋齊丘的才能也不能因此忽略。
不過當初之所以罷黜宋齊丘,說到底還是因為他的性格有問題,不僅脾氣太過急躁,更重要的是太過嫉賢妒能了。
若是將這樣的人放在中樞,他倒是能施展才能了,但其他賢才卻會因此而不能得到重用,這樣的結果楊渥當然不愿看到,所以當初才會果斷將其罷官。
只是不知這十年過去,如今宋齊丘的性格到底有沒有發生改變。
心中沉吟了一會,他覺得還是先觀察觀察,于是道:“暫時就讓他留在老三身邊吧。”
“是。”范遇這才告退。
等到范遇離開后,陳彥謙、嚴可求、郭崇韜、馮道等人一同來訪。
一番行禮過后,陳彥謙當先問道:“大王,如今不管是天下的局勢,還是大王如今的名望,稱帝之事都已經勢在必行了。不知對于此事大王是如何看的?”
來的這些人都是楊渥最親信的人,作為心腹,他們當然知道楊渥的想法,明白他這一次回洛陽后就要正式稱帝了,所以他們也沒有轉彎抹角,而是直接詢問。
而楊渥對這個問題也沒有像剛才在百官面前時那樣一味推脫。
他直截了當的道:“稱帝之事勢在必行,但大義名分也必須顧及。昔日朱溫弒君奪位,被世人認為是大逆不道之舉,至今留下罵名。雖名為天子,卻不為正統,僅僅是個僭越之君罷了。孤要為天子,也要做正統天子,讓天下人心服口服。”
“此外,當初朱溫篡位之時,孤曾說過要誅滅偽梁,恢復大唐;如今偽梁雖然已滅,但昔日之言尚在,不知諸位對此可有良策?”
以如今楊渥的威望,加上吳國如今的強大勢力,即便他不管不顧的直接登基稱帝,其他人也不能拿他怎么樣,甚至像岐王李茂貞、定難節度使李仁福,以及朔方節度使,河西節度使等藩鎮,還會上表承認他的正統地位。
這畢竟是一個武力至上的時代,只要你掌握了軍權,你就能稱帝;更何況楊渥如今不僅掌握了軍權,更是掌握天下大半的地盤,稱帝的根基比當初朱溫還要強得多。
但若是強行稱帝的話,在大義名分上總是留有缺憾,楊渥可不希望自己將來做了皇帝都要被人詬病,至少在這方面必須想個合適的辦法作為對天下人的交代。
馮道想了想,提議道:“要不,找一位李唐宗室,將其立為天子,然后進行禪讓?”
話音剛落,嚴可求便道:“不妥,從朱溫篡位滅唐到現在已經有十多年時間,便是從去年滅偽梁至今也有年余時間,這期間我等一直沒有立新的天子,如今即將登基稱帝了,卻臨時抱佛腳,立一個傀儡皇帝,傳出去只會惹人笑話的。”
郭崇韜也道:“不錯,而且昔日昭宗的諸多皇子,都已經被朱溫殺害殆盡,便是其他與昭宗血脈相近的宗室也被殺戮一空,剩下的宗室之人,不是血脈隔得太遠的,便是已經隱姓埋名,蹤跡難尋的。這樣的人,即便立為皇帝,也難以讓人心服口服。”
陳彥謙則補充道:“再者,自從朱溫弒殺唐昭宗以來,我等淮南之臣,向來以先王還有大王您為君,這十多年來只知有楊氏吳王,不知有李唐天子。如今卻無緣無故要弄出個李唐的天子來,這事情別說百官不會心服,便是老臣也不會答應!”
言語間顯得極為堅定,顯然此事沒得商量。
這時候的馮道畢竟還不如后世那么老練,剛一提議就遭到眾人的一致反對,頓時鬧了個大紅臉,不再開口。
其實立李唐宗室為帝,這種事別說朝廷百官不愿意,就是楊渥自己也不怎么情愿。
他的江山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與李唐天子何干?從一開始楊行密在廬州起兵,就與朝廷沒有半點干系,最多朝廷只是給了他一個名義而已,地盤卻是他父子兩代人打下來的。
而對楊渥來說,這十多年里他一直都是事實上的君王,若是現在搞一個李唐天子出來,那么至少也要再等一兩年時間才方便進行禪讓。
在這期間,楊渥豈不是還要向這傀儡天子行三跪九拜之禮?這種事情,光想想他就覺得不愿意。
總之,立李唐宗室為帝的提議,對于如今的吳國來說,肯定會遭到一致反對,所以這項提議當即就被否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