鄆州的吳軍實力那么強大,又是楊渥親自領兵,以他們這支只有七千多人而且士氣低落的援軍,若是直接殺過去的話,這完全就是去送死,這樣的事情董璋自然不會干。
而且,王彥章與趙巖、張漢杰二人不和,遭到兩人的極力排擠,如今只能帶著五百騎兵與他一起來完成救援鄆州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明眼人都知道這其中隱含的問題。
相比之下,董璋與趙巖二人的關系雖然算不上親近,但也沒什么矛盾;這段時間趙巖二人不斷派人來暗示他,讓他想辦法不能讓王彥章取得成功。
董璋原本就不愿帶兵去送死,得了趙巖二人的暗示后自然是欣然同意,于是就有了之前停留在鄆城十多天的情況。
如今王彥章被免去應援使職位,帶著五百騎兵突然離開營地,這讓董璋反而松了口氣,至少自己不需要在張漢杰的壓迫下對王彥章下手了。
“將軍,那么咱們現在該怎么辦?還有張將軍那邊若是問起來又要如何答復?”這時,有部將詢問道。
董璋沉吟片刻,道:“傳令下去,就說王將軍已經帶兵去襲擾敵軍后方,相信不久之后就有好消息傳來。讓各部將士各自安守營地,不得輕舉妄動!”
“末將遵命!”眾將大聲應諾。
“至于張漢杰那邊,一切如實匯報就是,想必這樣的結果也是他愿意看到的。”董璋冷哼一聲,沒好氣的道。
作為一個領兵將領,他其實對于張漢杰這種在背后壞人好事的人是沒什么好感的,不過如今形勢比人強,他不得不屈服于張漢杰之下。
王彥章既然獨自領兵出擊,以他那點兵力不管如何都難以取得勝利,最多取得一些無足輕重的戰果,而鄆州最終肯定會失陷敵手。
這樣一來董璋和張漢杰二人在鄆州失陷后,只需要將救援不及的責任推脫到王彥章“輕敵冒進”,或者“不服號令”等,就能對朝廷有所交代了。
“王將軍,別怪本將這么對你,要怪就怪朝廷,怪陛下,怪張漢杰他們吧!”董璋搖了搖頭,轉身離去。
……
太陽東升西落,很快一天時間過去。
第二天一大早,當梁軍將士紛紛從睡夢中醒來,開始新的一天時,一個驚人的消息突然傳來,讓整個梁軍大營仿佛炸了鍋一般。
“聽說了嗎?鄆州在三天前就被吳軍攻陷了,如今吳王親自帶著數萬大軍正在向鄆城殺奔而來,據說光是前鋒便有一萬鐵騎,那萬馬奔騰的場面仿佛驚天動地一般,如今距離咱們只有十多里路程了。”
“是啊,我也聽說了。據說吳王親自趕到鄆州后,當天就督軍攻城,他麾下三千羽林軍各個悍不畏死,一個個爭先恐后的攀登城墻,結果只用了一天時間就將鄆州城打下來了。”
“我也聽說了,王彥章將軍統領五百騎兵去襲擾敵軍,結果沒想到剛剛抵達壽張就正好遇上吳軍前鋒,結果被上萬鐵騎團團圍困。王將軍還真是了得,他帶著五百人和吳軍奮戰了一天一夜,最終才落敗被擒。如今吳軍向咱們這里已經殺過來了。”
……
各種傳言紛亂嘈雜,但總體意思卻是一個:吳軍已經攻下鄆州,并且調轉大軍開始向鄆城殺過來,如今前鋒已經快到了。
這個驚人的消息一開始還只是少數人在傳,沒過多久之后,整個營地的人都知道了,不管各層軍官將領如何安撫,卻擋不住人心惶惶的將士們越過營地逃亡。
打?怎么打?他們的兵力就六千多,而且還是不久前剛剛經歷了一場慘敗的殘兵敗將,士氣低落,戰意全無;而吳軍一方,傳言中敵軍光是鐵騎就有一萬人,這如何能擋住敵軍。
所以不僅是普通士兵紛紛逃亡,便是許多底層的軍官也在加入逃亡隊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