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公社也有獸醫站,獸醫站的工作人員,也來養豬場跟著學,人家是內行,比小慧學得好得多。
小慧暗示張大虎好好對待獸醫,人只要來張營,就送點蔬菜、果子什么的。后來,獸醫果然有事沒事就來轉轉,養豬場就沒有發生過大的疫病,每次都剛露頭就給壓下去了,讓人省了很多心。
為了養豬,張大虎按小慧的意思,用建養豬場剩下的材料,又擴建了村里的榨油坊、粉坊,豆腐坊,就為了收集豬飼料。
葛紅玲的養豬場沒弄成,公社為了全力支持張大虎,特別批準他兩人結婚,葛紅玲嫁過來之后,事事爭先,最后,順利地當了養豬場的場長。
張大虎聽公社書記這么安排,很是不安:“養豬場于小慧出力最多,讓紅玲當場長,不合適。”
“怎么不合適?葛紅玲是黨員,先進工作者,于小慧怎么比?就她那一副風吹就倒的樣子,當場長誰能放心的下?就是你老婆,我都擔心她精力不夠,豬場辦不好呢,你別想東想西的。”
張大虎給小慧說的時候,還很擔心她鬧情緒,沒想到小慧笑嘻嘻地:“我就喜歡養黃粉蟲。”
張大虎松口氣,他兩口子很內疚,對小慧很好。
秦站長過幾天就來一次,見小慧過得并不差,終于松口氣。
養豬場終于走上正軌,小慧剛剛能松口氣,郵遞員過來,送給她一封電報。
葛紅玲有空就來找小慧,還幫她養黃粉蟲、配飼料,美名其曰是來學習,和小慧的關系處的很好。
“上海來的?你家啊,快看,有什么急事。”葛紅玲很熱心。
“我媽媽都過世了,上海沒有親人的。”
小慧一邊說,一邊打開信封:“外婆病危,速歸!”
“你外婆還在呢,還說沒有親人。”
小慧沒解釋,外婆是母親的養母,是個貨真價實的資本家姨太太,她自己的親生女兒死了,為了維護女兒和未婚夫的親事,認了女兒的貼身丫鬟,就是小慧的媽媽做養女。
外婆送小慧的媽媽去學校讀書識字,兩年后又陪了嫁妝讓她出嫁,但從小就是丫鬟,小慧的媽媽性格懦弱,丈夫根本看不起她。
沒多久就解放了,小慧的媽媽因為識字,在火柴廠找了個出納的工作,那個渣男丈夫每天游手好閑,要她養,還家暴她,小慧原本有兩個哥哥,都因為渣男把媽媽錢胡花了,沒錢看病,發高燒死了。
小慧一歲的時候,渣男父親跟著親戚走了,她才得以養大。
外婆解放前有一間裁縫鋪,她也喜歡做衣服,解放后響應政府號召,帶著裁縫鋪入了合作社,剛開始上班,她還挺努力,時間長了,矯情勁兒就上來了,今兒這里不舒服,明天那里不舒服,合作社的領導一研究,讓她提前退休,每月有幾塊錢退休金,外婆后悔了,不想退休,無奈已經來不及了,好在她手頭還有些積蓄,仔細點日子還過得。
小慧小時候,媽媽病了,不得不求外婆照顧她,外婆勉強答應,每天面對小慧這樣乖巧可愛孩子,慢慢有了一點感情,小慧媽媽病好了,帶小慧走,她還有點舍不得。
作為一個好逸惡勞的資本家姨太太,當然不會攬事兒,她只偶爾拿點吃的看看小慧,有時候把自己穿的舊衣服中,顏色鮮艷的改小給小慧,盡管衣服都有些褪色了,也磨毛了,但質地很好,穿著也得體舒適,是小慧童年不多的開心事,所以,外婆拍電報過來,小慧就想回去看看她。
做了決定,小慧又發愁了,平時,飼料都是自己配的,她走了,養豬場怎么辦?還有黃粉蟲誰來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