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京城,兩人休息一晚,就跑到農科院,謝長風去找研究飼料的,小慧尋找研究果栽的。
接待小慧的是個頭發花白的老研究員,很慈祥,說出的話,卻讓小慧很心涼:“沒有枝條可以給你,種子也不能種。”
小慧立刻就愁上眉梢:“那怎么辦呀?有賣種苗不?”
“你有沒有去當地的苗圃問問?”
“我問過,有水蜜桃和杏子,還有國光蘋果、黃元帥蘋果,就是沒有富士蘋果。”
老頭安撫地笑了一下:“年輕人,別急嘛,你可以買一些海棠果的種子去種,然后找接穗嫁接,你會不?”
小慧搖頭:“我可以去學,那個不難。”
“嗯嗯,肯學就行,喏,我這里有些資料,你看看。”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這是一份油印的果樹栽培學習資料,小慧一目三行,大致看了一下:“哦,海棠果的種子還得處理?”
“哎,對,等長出來了,再嫁接。”
“今年種,明年嫁接?”
“也可以秋天嫁接,這個難度大,你有接穗嗎?”
“哪里能買到接穗?”
“我知道幾個農場有,就看你能買到不。”說著,老頭拿張紙,寫了幾行字遞過來。
小慧看著培訓資料:“老師,這培訓班還辦不?”
老頭笑:“這是一個農技校辦的班,我只負責編寫教材,你要是想學,我可以幫你問問。”
“謝謝老師!”
老頭拿起電話,撥通,問了幾句,放下,拿筆又寫了地址、電話、時間以及學費給了小慧:“好了。”
“謝謝!”小慧說著,從背包里拿出一包聞喜煮餅,“這是我從晉省帶的土產,老師您嘗嘗。”
“不用,不用。”
小慧也不管他拒絕不拒絕,放下就跑了:“謝謝老師!”
買接穗的事情,小慧只能拜托謝長風和謝耀東了,沒想到卻是謝家換幫了忙,他以前在某個農場勞動過幾年,認識那里的人。
謝家換打電話過去,那邊聽說他愿意高價購買接穗,還挺高興——這時候都是計劃經濟,農場冬季和春季的剪枝,居然沒人要,一般是當柴禾燒,真的不要太浪費。
全國還沒有大面積推行土地承包責任制,糧食生產才是最主要的,沒有人意識到要種蘋果,哪怕是紅富士這種好吃又耐儲存的優質品種。
解決了一個大問題,小慧特別高興,又跑到農科院的營業部,買了幾斤海棠果的種子以及育種的藥品,回家讓謝耀東幫著找了一個紙箱,將東西包裝好,去郵電局寄給張大斌。
之所以這么急匆匆,是種子必須凍一下才能發芽,幸好這年月比后世冷,不然,春節過后,天氣很快回暖,達不到“凍種子”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