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一輩的青云門弟子聽著普智講道,眉頭緊皺,腦袋里滿是漿糊,分不清東南西北。
道玄真人看了一眼身后的弟子們,皺了皺眉,對身后的蕭逸才輕聲說道:“你帶師弟師妹們出去,佛法高深,你們修為淺薄,不適合你們聽。”
“是!”
蕭逸才領命,年輕一輩的弟子們有序的退出了大殿。
玉清殿內只剩下老一輩的各位首座。
一炷香后,普智停了下來。
眾人皆閉目體悟所得,各有收獲。
陳恒之緩緩站起身,來到前排坐下,開口言道:“
吾自六歲習武,武道,技擊之術爾。
后博覽群書,悟超凡之法,始超凡脫俗。
匆匆十年,得知超凡之上有長生。
遂游歷大千,習百家之長,以悟大道。
又數十年,得悟己道,吾謂之曰永恒道。
自平凡始,往永恒去。
追求永生不死,向往永恒自在……”
他總結了一遍自己的學道歷程之后,就開始進述自己的《永恒道》,從基礎開始,直到后面的渡劫期。
陳恒之不怕自己的道被人學去,就怕別人學不會,他還巴不得學得人越來越多呢。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修行四要素,財侶法地!
侶,道侶也!
修行途中,志同道合、論道解惑的道友。
并非那所謂的雙修道侶。
陳恒之的修行之道,與《誅仙》世界的道完全不同。
如果說,青云門和天音寺之間,只是兩條不同的大路,那么,陳恒之的道,和這個世界的道相比,是陸路和水路的區別。
當然,本質都是一樣的。
修行,其本質都是為了進化,乃至長生永存。
在陳恒之看來,青云門份屬道家煉氣,天音寺屬佛門煉體。
天有三寶,日月星。
地有三寶,水火風。
人體三寶,精氣神。
青云門專修氣一道,對于精的方面只是附帶,神的方面更是略有涉及。
天音寺專修體之道,專之精之一項,煉氣只是順帶作用,至于煉神,也是少有提及。
在他看來,這是屬于偏科。
畢竟他自創的《永恒道》是精氣神三者同修,齊頭并進,無有專精之說。
當然,并不是說這樣的偏科不好。
以專精一項得大超脫的強者,大有人在,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