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天無把,恨地無環”的那股恨意,盡泄而出。
想來應該是天帝未得長生,憤憤臨終之前,將畢生恨意都融入在天書里的一部分。
于是,得到這一部滿含恨意的天書之人,就成了魔教;得到清靜無為的一部分,就成了正道;得到寂滅的一部分,便成了佛門。
但是,陳恒之以靈識掃視下,卻發現截然不同。
石壁上所刻的文字發生了神奇的變化,不再是一個個文字,而是變成了一個個的符文!
大道無形,以符文載之!
這些符文千變萬化。
無時無刻都在跳躍著,從來沒有重復,散發著一股股玄奧的氣息。
它,似乎無所不包,無所不容,玄之又玄,記載著天地至理。
相傳,遠古軒轅人皇在位時,人族沒有文字記事,皆以結繩記事,容易出現錯誤,于是,人皇軒轅便命史官倉頡造字。
倉頡,稱蒼頡,復姓侯剛,號史皇氏。
倉者,君上一人,人下一君也。
“觀奎星圜曲之式,察鳥獸蹄爪之跡。”
他觀天地萬象,創造了天地有史以來的三千字。
然,這三千字為天地所不容。
文字造成后,天地降下劫難,電閃雷鳴,火山爆發,大海呼嘯。
不得以,倉頡毀去了這三千字。
把流傳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重新創出了新的文字,流傳至今。
而被毀去的三千字,便是大道符文。
一個字便是一種大道。
只可惜,為天地所不容,惜哉!
“一個恨字,怎生了得?”
許久之后,陳恒之長出一口氣,收回了靈識,這部分滿含恨意的天書中,極易引人進入魔道,不看也罷。
“免得貽害世人,還是我收起來吧!”
他一揮手,一道劍光飛去,將刻有天書的墻壁直接給削了下來,隨手一扔,便收入永恒小世界中。
一個閃身,就離開了萬蝠古窟。
小五行神通·土行·地動山崩
站在山頭上,陳恒之心念一動,無盡土之力涌動,堅硬的土石如水般柔軟,“轟”然巨響中,萬蝠古窟坍塌了下去,化為平地。
眼看著萬蝠古窟消失,陳恒之不再停留,身化流光,往北方而去,目標,須彌山天音寺。
..........
悠悠鐘聲,在須彌山上回蕩,宣告著新的一天的開始。
初升朝陽,從東邊天際探出一個小小光暈,將第一縷陽光灑向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