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時間,兩人開始交談起了有關修煉方面的事情。
“天下修煉之法種類繁多,但是歸納起來,無非都是為了超脫生死。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以修煉神魂為主,稱之為道術;二是修煉肉身,稱之為武道!”
“小弟初學乍練,對修行之道也是一知半解,因此,對于修煉上的見解若是有不對的地方,還請陳兄見諒!”
洪易拋磚引玉,悠悠的講解了起來:
“道術,其實就是修煉自身的神魂,方法多樣,但無非就是十大境界:定神,出竅,夜游,日游,驅物,顯形,附體,奪舍,雷劫,陽神。”
“定神,安定神魂,收攝諸多雜念,做到一念不生,一念不起……”
“待神魂壯大到一定的程度,可以嘗試出竅,但是要做好一切準備,否則被人驚擾,出得去回不來,就麻煩了……”
陳恒之不時傾聽著洪易的講解,淺顯而直白,只是講理,并不**,因此,陳恒之并不能從他的話中領悟到此方世界的修行之法。
但是,這也難不倒他。
伴隨著洪易的講解,深藏在他腦海中的《過去彌勒經》逐漸被陳恒之捕獲。
虛空中,出現了一尊龐大無比的金佛,無數日月星辰圍繞在周圍,把光輝都加持在這尊金色佛陀身上。
這尊金色佛陀雙眼微微閉,盤膝,雙手結印,神態安詳,卻不像別的寺廟里面佛像的威嚴,透漏出來的是一種親切,熟悉的氣息。
甚至,讓人有一種感覺,這尊佛就是自己的千百世起源的前生。
佛像的周圍,環繞著無數金色的符文,密密麻麻,一片亮金之色,明滅不定。
陳恒之凝神看去,卻是一篇經文,開頭即是“如是我聞……”
正是已經被大乾王朝掃滅的大禪寺中,三大鎮寺經卷之一,神秘莫測,無上修煉神魂之術!
大禪寺修行的最高秘訣,就記錄在過去,現在,未來三卷經書之中。
過去是《彌陀經》,現在是《如來經》,未來是《無生經》。
《彌陀經》是無上修煉神魂之道,《如來經》則是武學之道,《無生經》最為神秘莫測。
傳聞中,三卷經書合一,并且將之參悟透了,就可以超脫世間苦海,真正達到彼岸。
陳恒之一邊聽著洪易的講解,一邊揣摩著剛剛收獲的《過去彌勒經》。
這門佛經中,沒有修行的法門,只教人明心見性,有點類似于上古圣賢,只教導讀書人養正氣一般。
書籍中只有一個大致的方向,具體的如何明心見性,如何養正氣,都是自己摸索。
無論是佛,還是上古圣賢,只是指了一條明確的道路和方向,至于具體怎么行走,恐怕那些圣賢都不知道,要靠后來人逐漸摸索。
無論是武道,還是神魂修煉的道術,都是大禪寺千百年吸納各種教派精華,從中提煉而來。
隨后,他開始在腦中觀想那一尊金色佛陀圖像,體悟其中的種種玄妙。
仔細參悟之后,陳恒之發現,這個世界的修行之法,有些走岔了路。
武道只修肉身,道修只修神魂。
陳恒之自身的修行中,精氣神齊修,神與氣合,氣與身合,神與身合,三者齊頭并進,乃是最正統的修行之法。
這個世界的道術修煉,劍走偏鋒,只修煉神魂不說,還讓神魂分裂成一個個念頭,然后不斷增加念頭的數量,并讓念頭不斷蛻變,進而擁有種種不可思議的神通。
不知過了多久,天色漸漸黑了下來,陳恒之站起身來,拱手道:“今日得洪兄款待,陳某倍感榮幸,天色不早了,我就先告辭了!”
“陳兄何必見外,不如留下來吃了晚飯后再走也不遲啊!”洪易挽留道。
“不了,再遲就要宵禁了,下次吧!”
陳恒之搖頭拒絕:“以后有的是機會,自有再會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