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比喻很形象,細細想來,世界的紀元大劫可不就是這樣么?”
洪易拍掌叫好。
“因此,我就想著,我們是不是可以換一種修行體系?既讓世界能夠得以成長進化,又不會發生紀元大劫、或者是延遲大劫來臨,這樣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修行之道,分為武修肉身和道修神魂,但是無論是哪一系的修行,都頗為耗費資源,這在我們看來當然不奇怪,但是對于世界來說,卻是毒瘤。”
陳恒之那富有磁性的聲音說道:“我想,我們應該要換一個修行體系,既不耗費世界資源,又能和世界成長相輔相承,皆大歡喜!”
“那前輩可是已經創出了這樣的修行之道?”洪玄機激動的問道。
不說別的,光是陳恒之所說的理念就將洪玄機說服了,若是真的能如陳恒之所說,創造出一條新的修行之道,以延緩世界大劫的來臨,那可是全世界的恩人,便是稱之為當世圣人也不為過。
“在此之前,我也是毫無頭緒,來到這俗世以后,前些時日恰好參與了這次的科舉考試,給了我一絲靈感,讓我有了一個模糊的想法,也不知道行不行得通?”
陳恒之點點頭,說道。
“噢?科舉?不知陳兄的想法是什么?”
洪易催促道。
“以我心代天心,以我道代天道!”
陳恒之緩緩的道來:“此道,我命名為儒道!或者才氣之道!將這世間的天地元氣、靈氣,改天換道,換為儒氣,或者是才氣。”
“修行之人,再也不需要什么修行秘籍,神功寶典,只需要念字讀書,領悟書中的經義,便可自動才氣入體,成為童生!”
“童生可以覺醒一些簡單的神通,比如夜視,比如身體素質得到一定的增強等等。”
“童生階之后,便需要參加統一的鄉試,考試過關者,稱為秀才階。”
“秀才階也可以獲得一定的神通,比如紙上談兵、墨不沾膚、文字共鳴等等。”
“后面通過縣試、府試、會試、殿試的人,便進階為舉人階、進士階、翰林階等等。”
“最后的大儒階、半圣階、圣人階,要求則更嚴格,需要領悟自己的道,才能進階。”
“才氣在身,詩可殺敵,詞能滅軍,文章安天下。”
“秀才提筆,紙上談兵!”
“舉人殺敵,出口成章!”
“進士一怒,唇槍舌劍!”
“圣人駕臨,口誅筆伐,可誅人,可判天子無道,以一敵國。”
“關鍵的是,從進入童生開始,他們只是才氣的借用者,而不是擁有者。”
“而且,這些才氣并不能令人長生,只能延壽,便是圣人階也只能活到凡人的極限,一百五十歲。”
“待得他們死去之后,借用的才氣會重歸天地間的正氣長河,大儒以上的存在,可英靈永存于正氣長河,有需要的話,后人可憑其生前信物,召喚出英靈作戰。”
“只要正氣長河存世一日,世人還記得你,你就可以隨時顯化于世間,這樣也算是另類的永生不朽了。”
“這樣一來,對于世界來說,資源不增不減,并未浪費,世界卻又可吸取生靈的智慧,以供衪成長進化。”
“對于生靈來說,可以延緩大劫來臨。”
“兩全其美!”
陳恒之說完之后,不再開口,伸手端起桌上的茶杯,輕輕的喝了一口。
“才氣,只利用,不曾擁有……”
洪玄機閉上雙目,心里盤算著,如果這樣做的話,他能得到什么?又會失去什么?
坐在他對面的洪易則是若有所思,按照陳恒之所說,世界的生靈不過是從種莊稼變成了養豬,換湯不換藥,毫無變化,反而加大了修行者超脫世間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