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外面的人都能聽見的消息。林茜檀聽到的消息,顯然更詳細些。
王元昭在寄回來通報的書信里明確地提到了那個傳言中和戎國人打起來的人就是他。他手里帶去的人不多,先頭的摩擦卻從他手上而起,這是故意在天隆帝到達之前搶功。
王元昭是斷定皇帝最多是心里不痛快。
也是顧忌王善雅的面子,天隆帝的確沒有和王元昭如何,而王元昭就在軍中收割了一波人心。
林茜檀早就跟王元昭說過,天隆帝二征戎國,無論如何都是會以失敗告終的。
天隆十一年的雨勢,遠比天隆帝預想之中要大得多。尤其北面地上,雨水比起南邊反而還要厲害一些。天象突發異變,軍心便不穩。
戎國人卻常年在這樣的惡劣氣候里面生存,許多事情是十分習慣的,但商朝的人,卻不太習慣。
惡劣的氣候變化固然是一個原因,但導致天隆帝失敗的一個原因,更是發生在北地上的一場農民起義。
朝廷的大軍本來是去征戎的,結果皇帝去了那兒,變成了兵分兩路,兩面受敵。
天災**,雪上加霜。
京城顧府的一處閣樓中,顧屏正捋著胡須,在棋盤上放下一枚黑子。他對著眼前的女學生笑道:“你似乎對這件事情并不怎么意外。”
林茜檀在顧屏落下黑子,收走她一片白子之后,思索怎么下白子反擊老師。一邊笑:“老師慧眼,的確是并不意外。”但并不是因為她窺視天機,而是因為她是重來一次的。
不過這個也沒法解釋。
又不是每一個人都跟王家的二狗子一樣,她說什么他都點頭,說:“我信啊。”
北邊的消息傳回,身在朝廷里的顧屏當然也就要派人去援助,想也知道,天隆帝出征,開局就不利,這會兒心里有多惱火。
各地民變時有發生,有心人煽動之下,百姓對天隆帝在位期間許多施政產生的不滿都由小化大。這些事情,顧屏身為丞相,當然知道。
老頭子笑呵呵的,北邊的消息進來,他就已經立即組織了援兵,派去幫皇帝的忙。但林茜檀不能夠從他的身上看到分毫類似著急的情緒。
林茜檀思考片刻,這才在棋盤上面放下了一枚棋子。
就當她當真是以為,她的老師是因為自家的孫子婚事有了眉目,而高興的好了。
顧瀟巍一表人才的,上哪兒去沒有個好親事,趁著天隆帝不在京中,顧屏用最快的速度將之前就一直在相看的人家給說了下來。
兩家正忙得熱火朝天。老頭子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兩人當玩樂一般下了好一會兒的棋,顧晴萱便坐在一邊,安安靜靜,仿佛陪著這兩人,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情。
顧屏看了她一眼,微不可查地搖了搖頭,笑了笑。
有些事情,老頭子心里清楚,不過不去點破。
好在孫女的親事,也有眉目了。
顧屏年紀擺在那里,早就不是什么年輕的。所想的,不過就是幾個孫輩過得好。他的兒子沒得早,府里除了幾個小的,也就只有他和兒媳婦。
遠處正好就傳來走動的聲音。是那邊顧晴萱的生母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