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反正飯她也要吃,生命第一位,監視就監視吧,她還占便宜了呢。繼續矯情,就是她腦子有坑。
想通后,柳絮四顧無人,便回了屋,壓好門簾,閃身進了空間。
拿出那把蘑菇,柳絮思索著,究竟該怎么種?
蘑菇稱為雙孢蘑菇,又叫白蘑菇、洋蘑菇,隸屬于傘菌目,傘菌科,蘑菇屬,是世界上人工栽培較廣泛、產量較高、消費量較大的食用菌品種,很多國家都有栽培。
蘑菇對生長環境有什么要求?不同的蘑菇生長階段,會需要不同的溫度,一般前期菌絲生長,需要最適宜的溫度是18到20度左右,而在后期子實體生長時,需要調整到12到16度,一般生長菌絲喜歡溫暖環境,子實體喜歡涼爽環境。溫度太高菌絲會變老,子實體容易開傘,一般4度以下不再生長。
蘑菇生長需要大量營養,但是真菌并不像一些植物的葉片,有綠葉光合作用制造營養,所以只能依靠施肥來轉化成蘑菇的營養,蘑菇種植,需要配置培養基料,一般由家畜糞肥和棉籽殼、鋸木屑一起組成。也可以適量施肥,施一些腐熟有機肥。
蘑菇生長跟外界植物一樣需要水分,而且需要大量水分,在子實體生長階段需要大量水分,因為子實體大部分都是水分組成。如果水分不足會影響子實體的生長。一般培養基料水分大概是60%左右,空氣濕度70%的樣子。環境干燥蘑菇失水,環境濕度太大,空氣不流通。
食用菌類都不進行光合作用,但是有的食用菌會需要接受一些光照,對生長有利,但是蘑菇不需要光照,在黑暗環境也可以生長,生長上要遮蔽光照培養,不要被強光照射影響生長,對生長不利。而且蘑菇生長要注意空氣,如果不開門通風換氣,室內空氣很難流通,所以,一般要定時通風換氣。
這些知識,柳絮是在軍營里,聽一個兵哥哥講的。這個兵哥哥家里就是種蘑菇的,所以,對這方面門清。
當時,柳絮還咨詢了小兵,沒有菌包咋種蘑菇?
軍隊里是真的人才濟濟。那位小兵給她仔細的科普了,在沒有菌包的情況下,怎么種出蘑菇?
蘑菇是常見的一種菌類植物,如果你想撿蘑菇,就要等雨后,夏天或秋天的雨后,在大樹根附近,山林里,草叢里就能看到長出來的蘑菇。
夏天,小時候柳絮經常在雨后,跟著姐姐們去麥田里撿蘑菇,西北地旱,一般每次只有五六個。加在面里,簡直美味極了。自從來到城市生活,即便天天吃蘑菇,她也再沒嘗出小時候的味道。
蘑菇是一種沒有根、莖、葉、也不含葉綠素的植物,所以蘑菇是異養植物,進行腐生生活。蘑菇與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與制造養料的“生產者”不同,蘑菇完全依靠分泌一種叫酶的東西,會將腐木、土壤、落葉、糞便、動物尸體等各種生長物質,在體外進行分解消化,吸收養分到體內,在整個生態系統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
蘑菇的繁殖方式是靠袍子繁殖的,那么袍子藏在哪里呢?我們首先要知道蘑菇的結構,才能找到袍子藏的地方。蘑菇一般由菌蓋、菌柄、菌褶等部分組成。這幾部位就不細解釋了,大概說一下。菌蓋就是最上面的傘蓋,菌柄就是支撐傘蓋的部分,菌褶就是傘蓋下面那些褶褶皺皺的部分,袍子就藏在菌褶里。
當袍子成熟時,會隨風飄落在地上,袍子落在土壤里很多年都不會死亡。只要環境適合它們就會發芽,開始長出許多蜘蛛網狀的菌絲,(菌絲就是蘑菇的地下部分,用來吸收水分和有機物)菌絲上長有菌核,菌核慢慢長大,鉆出地面,一兩天就長出一個蘑菇,蘑菇就是這樣長出來的。
落實到實際操作就是,柳絮只要將新鮮的蘑菇,種在含有各種腐質物質的土里,等它成熟,結出孢子,然后抖落在培養基里。再將培養基放在溫暖,又照不到光的地方,給與充足的水分和通風,一個月到45天,(她這個不太專業,估計時間要更久。)就能收獲一波蘑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