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對外宣稱,為了不引起民眾的恐慌和胡亂猜測,除了直接接觸的士兵和科研人員,即便是最外圍站崗放哨的,也不一定知道里面是什么?”余秋實給他科普。
“那他們最后發現了什么?”聶兵追問。
“一架小型飛船。”
“真的有飛船啊?”聶兵有些不可置信,反問道。
“嗯,是一架飛船。”余秋實篤定道。
“為什么說它不是一架飛機,而是一架飛船呢?原因就在于,當時有攝像頭拍到它飛行時沒有聲音,而且可以懸停于空中,幾乎沒有尾煙。”
余秋實手指沾著茶水,在桌面上簡單形象的畫出飛船的大概樣子。
這里簡單介紹:“它和往日里我們從小道消息看到的不明飛行物,圓盤形飛碟的樣子有些不同。這架飛行器是一個立方體,若是想從生活中找到一個物體來做比喻的話,它更像是一個魔方。”
“立方體?”首次聽到,聶兵覺得自己在聽天方夜譚。
“嗯!”余秋實手下畫出一個四方四正的魔方來。
聶兵想不通這東西到底怎么飛?哪里是前面,哪里又是后面,這種形狀哪里都不符合空氣動力學。
最夸張的是人家還可以輕而易舉的突破音障,比地球上任何一架飛機都飛的快。
“這是軍方高等機密,只有國家指定一級科研人員在簽了保密協議的情況下,才有研究的資格。”
說到這里余秋實有些落寞:“我只是一個小小的實習生,而且祖父母還定居在了國外,光憑這一條我就沒有資格參與。”
“額⊙?⊙!”聶兵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參軍和接觸國家機密檔案的工作,必得是把你祖宗三代全部查一遍。
文明規定祖上有人是間諜漢奸的不行,是外國人的不行,不是我國國籍的不行,有犯罪記錄的不行。
最夸張的是酒駕也算在犯罪記錄內。
余秋實一心想加入我國的航天事業,就在這里吃了閉門羹。
“哼!其實世界末日了,倒不是沒有好處的。”沉默了半晌,余秋實冷笑道。
“末世來臨,人才凋零,如我這般的實習生也成了香餑餑。”
“如今這方面也管的不是那么嚴格了,有一天,于教授給我看了有關飛行器的照片兒,這些信息是我從照片兒上得了的。”余秋實努力回憶照片兒上飛船的具體細節。
“聽于教授講,立方體的材質非常特別,不是鐵也不是合金,它不屬于我們已知的任何一種元素。由于它跌落時將一個角給撞破了,研究人員才有幸進入到里面,不然連門都找不到在哪里。”余秋實打趣道。
“我的老師跟我講,他從未見過如此神奇的設計構造,簡直驚為天人。他們研究了半年都還沒有搞清楚飛船內部的具體操作步驟,是想對方的飛船是有多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