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刺賺了五十兩,只是一個小插曲。
彎月剛剛閃亮升起之時,她們便趕到已經定好的落腳地。
有蘇夕曉這個吃貨在,眾人又是美美宵夜一頓,小酒喝透,舒舒服服的各自歇下,只等明日趕早入城。
即將面臨新的環境生活,蘇老燦和郭奴兒有些欣喜的睡不著,絮絮叨叨說著聽聞中,關于和州府城的諸多故事;
蘇夕曉這幾天也睡得足夠,索性坐在桌前思量日程安排,計算著布置住處和醫館開業所需時間……
夜深星耀,驛站的幾盞燈一直亮到了翌日清晨。
蘇夕曉渾渾噩噩起了床,先吃光一碗海鮮面。
陳大娘為她選了一套繡荷小棉袍,還擺出了稍后佩戴的發簪和首飾,“第一天進府城,我們曉兒姐可不能像在縣城那么隨意,理應打扮的漂漂亮亮,這也是體面。”
蘇夕曉有些撓頭,但沒拒絕。
想到她是沈南琛點名帶來的人,也要給大人撐撐門面不是?
“小睿呢?讓他先進城去找趙石喆,否則我們進了城也不知去何處安置。”
“天剛亮他就已經出發了,這個時辰應該已經進了城,想必咱們趕到時,他都已經都打點好了。”
陳大娘為她挽著發髻插上了簪,還掛上一對兒翠玉雕荷的耳墜子。
蘇夕曉看到銅鏡中的人兒,也有幾分喜。
前世她整日都是白大褂,手術服,常年呆在一塵不染的外科手術室。
此時對著鏡子看看,這模樣也不錯嘛。
像個女人……
蘇老燦等人準備妥當,眾人便上了馬車,朝和州府城趕去。
府城繁華。
城外十里之地已經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
酒樓茶肆一座接著一座,兩旁的民居小店迎來送往,也格外熱絡喧鬧。
原本一個時辰的路,因為人多馬車多,硬生生走了兩個時辰才到。
本想進城之后再吃午飯,孰料臨進城門的功夫,車隊突然停下了。
蘇夕曉納悶的探出身子朝外看。
車馬行的兄弟去打探。
“……趕的時間不夠巧,官兵把守,行人可以通過,車馬要等一等,似是有重要的人物要進城,我們恐怕要等一段時間。”
“我還餓著呢,這要等多久啊。”蘇夕曉的肚子很抗議。
“別急別急,奴兒,去給大家買點熱茶,順便看看店里飯菜如何,實在不行,我們先下車吃了飯再說。”
蘇老燦打發郭奴兒去跑腿兒,蘇夕曉坐了很久腳腿僵硬,下馬車溜達溜達,更想著實在不行,她先走進城去瞧一瞧?
人們議論紛紛,都納悶是什么人要來和州府。
至于連城都不許進?
知府大人也沒這待遇啊……
只是片刻功夫,前方便傳來一陣熙熙吵嚷,是官兵呵斥,讓排隊進城的車馬退讓兩旁。
摩肩接踵的人擠人,還硬生生在中間讓出一條路。
蘇夕曉退到一邊冷嘲道:“這一路上,別的沒瞧見,一個個的排場倒是夠足的,不知道的,還以為皇帝駕到了……”
蘇老燦倒嘶,“州府之地,小心你這張刀子嘴。”
蘇夕曉撇撇嘴,不說話。
她真想讓老蘇同志去現代看看什么叫暢所欲言,封建社會就是應該被推翻,話都不能隨意說了。
心中滿腔腹誹,蘇夕曉一抬頭,差點被口水嗆死!
啥?
那騎在馬上奔來的人不正是沈南琛?
合著罵了半天排場足架子大,罵的是沈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