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武將學院之后,朱皇帝又連著幾次更改了科舉制度。
而且還提拔了幾個平民出身的侍郎,這讓世家子弟們頓覺危機,皇帝這是要削弱世家的權勢啊。
最擔心的當屬聞皇后,支持太子的大臣都是世家出生,如果世家的權勢被削弱,會直接影響太子的地位,于是她借著給朱皇帝送燕窩的機會,去到太極殿求見。
朱皇帝正在批折子,看上去心情不錯。
嘗了口聞皇后的燕窩,滿意地說道:“還是皇后熬的燕窩夠火候。”
聞皇后借機說道:“陛下愛吃,臣妾天天給你熬。”
朱皇帝擺了擺手:“太費事,最近戰事連連,要花錢的地方多,這燕窩以后就不用給朕熬了。”
聞皇后也知道朱皇帝最近因為北疆的事情上火。
她也聽她兄長提及最近在大宇民間流傳著和順太子沒死的消息,而且謠言還盛傳和順太子不僅沒死還一統了異族五十個部族。
更有刁民居然到處散發大字報,報內細數了當年俞太后和朱皇帝是如何下毒謀害先帝,又是如何將罪名嫁禍給珍妃的。
北疆附近一些鬧災荒的地區,甚至有人打著還政和順帝的名頭,聚眾造反。
聞皇后想了想,覲見道:“陛下已經這么提拔平民了,這些下賤的平民還這么不知道好歹的造反,依臣妾愚見,陛下就不應該給這些平民機會!”
朱皇帝一聽,本來和顏悅色的眸子,驀的沉了下來:“近來太后的身體不是很好,皇后要是閑來無事,不如去玉虛觀看看太后!”
朱皇帝雖然平日里很縱容聞皇后。
但是聞皇后也知道有些底線是不可以踩的,所以她恭敬的起身告辭:“臣妾這就去給太后請安。”
聞皇后雖一肚子不樂意,卻也只能上玉虛觀去拜見俞太后。
聞皇后最不愿去的地方就是玉虛緣,雖然玉虛就在皇城后身,距離皇宮并不遠,但是去玉虛觀的路雖不遠,上山的階梯卻特別陡峭,只能步行不能坐車,連轎子都抬不上去。
聞皇后平日里路都懶得走,何況爬這陡峭的階梯。
但是朱皇帝既然已經開口了,她若不去總歸是說不過去的,所以她只能在宮女的攙扶下,上了玉虛觀。
已經是入秋的季節,天高氣爽。
但是上山的聞皇后已經汗濕衣背了。
好不容易上了山,看門的道姑居然跟她說:“啟稟皇后娘娘,太后已經睡下了,要不您擇日再來吧?”
“擇日?”
太陽這么老高就睡下來,聞皇后心想這么陡的山路,她好不容易爬上來,讓她擇日再來,這不是耍她嗎?
依了她以前的脾氣,不讓她拜見正和她意,她本來也沒準備要拜見。
但是此番朱皇帝親下的口諭。
她不能不見。
為了不用擇日再來,她讓宮人給道姑塞了袋銀子:“本宮有些日子沒有見到太后了,心中甚是掛念,本宮就進去瞧上一眼,不打擾太后休息。”
道姑顛了顛手中的銀子。
開了門,恭敬的說道:“皇后娘娘孝心動天,老奴豈有不準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