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閱人多矣,看得出一個人如此說話時,真實的內心想法。
陳玄丘道:“天庭眾神,其實也并非鐵板一塊。總會有一些神祗靜極思動,覺得該給人家換一換氣象。若非如此,太師以為,為什么王青陽、玉衡、湯唯他們,盡管背叛了奉常寺,卻依舊可以動用神力呢?”
談太師不愿意相信他一生敬奉、尊崇的天庭,居然也會出現反叛者,但是陳玄丘所列舉的一切,非如此又能如何解釋呢?
陳玄丘看著他眼中掙扎的目光,暗暗一嘆,耳邊不期然地想起了大巫神曾經說過的話。
為什么不繼續借予他們神力呢?
當然要借!
不論他們是站在姬國還是站在大雍一邊的神官,他們在浴血廝殺中,都會向天庭源源不斷的貢獻最純粹最虔誠的信仰啊。
改天換日的阻力越大,人間的死傷越是慘重,最好如同煉獄一般,血流成河,未來澆灌出來的新一茬莊稼,也會越發的虔誠,天庭的收獲才會越大……
陳玄丘不能直接說出這一切,因為現在他不能拿出鐵證。
而且,他擔心一下子知道太多,會讓這個被天庭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最虔誠的信仰者無法接受。
過了許久,談太師身上那種濃若實質的殺氣才漸漸消散,緩緩說道:“那么你,是何立場?你想做什么,是不是你爹讓你接近大王的?”
陳玄丘坦然道:“我從記事起,就沒有見過他。我說過了,我對大雍,沒有私心,更沒有惡意。我甚至不想摻合天界眾神的紛爭。
我只是希望,盡快平定這場人間大劫,讓大雍太平,讓黎民安定,讓他們不再經歷這血雨腥風,讓天下黎民免受這戰亂之苦。”
談太師盯著陳玄丘的眼睛,許久方道:“但愿你說的是實話。如果老夫發現你食言,我會親手殺了你!”
陳玄丘微笑道:“這就是我請大王下旨,請太師監軍的原因。太師可以親眼看著,我陳玄丘接掌太平關軍權之后,所作所為,可有一處,會對我大雍不利!”
說著,陳玄丘從袖中緩緩抽出一軸圣旨,肅然道:“大王有旨意,談琰接旨!”
……
誰也不知道談太師與陳玄丘秘密會唔時談了些什么,大家只看到二人從談太師大帳中出來時,談太師的臉色非常難看。
陳玄丘對談太師透露的消息已經很是有所保留,但是仍然讓談太師有些難以接受。
其實陳玄丘現在所透露的,對談太師來說,已經是很容易理解的事。
就在不久之前,大王子和二王子還在大雍、當今天子還未繼承王位的時候,那時的大雍與陳玄丘現在所說的天庭,狀況就有些相似。
朝廷中文武官員各有扶保,彼此的施政方針也是彼此相悖。
政令到了地方,朝庭上的這種角力,就做出了相應的反映。
地方官員或因為各自從屬的派系不同,又或者是因為政見不同,就會各有擁戴。
他們都擁有朝廷賦予的權力,但是卻在做著針鋒相對的事。
正如這些同樣出身奉常寺的神官,立場各不相同,但都能駕馭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