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偃這雜學包羅萬象,既是為這些大多是文盲的妖族魔族增長見聞,也是一個洗腦的過程,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不知不覺便對陳玄丘無比崇敬忠心。
其實曠子規一直想把這個活兒攬下來,被陳玄丘拒絕了。
曠子規現在絕不能經常在外邊露面,上了天界,與神仙打交道多了,他更不能露面。
他的存在,是最容易暴露自己秘密的。
而且,陳玄丘也不希望曠子規的神教一家獨大。
陳玄丘趕回長留,正見狐偃在谷中講道,心中一動,便化作一副尋常模樣,在那一側山壁上尋了個凹處,在上面盤膝坐定,一起聽講。
他不清楚該給門人們講些什么,如今正好看看狐偃如何教誨這些妖魔。只是雙眼匆匆一掃,感覺四千八百眾,并沒有統統趕來聽講。
這些妖魔散漫慣了,能來這么多,已經是極其難得。
不過陳玄丘還是想,得加強一下課堂紀律了,不能由著他們如此散漫。
不過,上課點名的方法就算了,四千八百人的大課,如果全點一遍名……,也就不用講課了。
打卡怎么樣?
卻不知仙界有沒有什么辦法能起到打卡的功能。
陳玄丘這廂胡思亂想著,那邊狐偃盤膝坐在上首,手杖橫在膝上,微笑說道:“昨日,老夫說過了黃大仙堂的故事。那個民間百姓尊奉的黃大仙,其實就是一個成了精的黃鼠狼。
他擁有一身神通后,從不殘害生靈,常常救助百姓。所行種種,無不是造福一方的功德,所以被百姓們尊奉為大仙。
由此可見,何為正、何為邪?區分正與邪的標準是什么?是天庭的以形為標準嗎?披毛戴角、濕生卵化之非,就是卑賤者,就是邪?道貌岸然,于眾生無半點作為,只會搖唇鼓舌,講些虛妄的道理,就是正?大謬也。”
聽講眾妖中,玉腰奴忍不住道:“狐偃老師所言,深合我輩心思。不過,天界眾神,可不就是這么看的么?就連那圣人,也是視我等為卑賤的。圣人都這么看,我等再如何努力做好事,又如何?”
眾妖魔聽了連連點頭。
狐偃道:“公道自在人心,我方才所說的那個黃大仙,其實它的修為道行,比起你們中最弱的,也還要差了許多。但它修行處方圓八百里,那一個百姓不視其為仙,尊敬崇拜?
再者,說到圣人,有一位大圣人,便是有教無類,眾生平等的。那位大圣人,號曰通天道人!
在無數年前,他一手草創截教,有教無類,門人眾多,在三界中有萬仙來朝的美譽。因為通天圣人唯才是舉,所以門下高手眾多……”
狐偃果然博古通今,如今許多修行者已不知通天之名,更不要說這些沒文化的妖魔了,他說起通天種種,卻是如數家珍。
聽著狐偃敘說,陳玄丘也不禁悠然神往。
說起來,這通天教主,就像射雕五絕里的黃藥師。什么一燈西毒中神通,他們的弟子門人實在不能與黃藥師相比。
若論教徒弟,還得是黃藥師,弟子的造詣比其他幾人高出實在不只一截。
洪七公倒是有個好徒弟,可也不是他教的好。
這徒弟不但博采眾家之長,而且性格先天就適合練他那門功夫。
通天圣人在七位圣人中,也是徒弟教的最好的。
大弟子多寶道人,現在已然是圣人;
二弟子金靈圣母,當年就有準圣修為,可以一個吊打六個慈航道人;
三弟子無當圣母,便是后來的黎山老母。
西游中有四圣戲禪心一節,黎山老母化作寡婦,觀音、文殊、普賢三尊大菩薩化作女兒,由此關戲,也可見這三人身份地位,其實仍是不如無當圣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