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協會會長劉千山的評論是這樣的。
“該詩以‘你’,‘我’的對位式稱呼展開敘述,體現出對真愛的向往和信仰。”
“這首詩不愧是樂壇才子安然的作品,就像是一首溫柔動人的歌曲,婉轉低唱,卻深入人心。”
“簡單的旋律,淺白的字符,卻道出最真摯,最凄美的愛情,即使付出了只能看到她的背影,也沒有白白煎熬了‘那一世’。”
“作者最值得稱道的地方,就是用淺顯的文字,表達最深刻的感情。”
“可見安然老師詩歌造詣之深!”
“其實我一直認為詩歌并不是少數人的專利,更應該走進普通群體當中,那樣才能有更旺盛的生命力!”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才是春!”
“安然老師用他極其強大的文字敘述能力,給我們帶來了一首足以傳世的佳作!”
“能將這首詩收錄進《流光集》,是我的幸運,也是全國所有詩歌愛好者的幸運……謝謝安然老師!”
劉千山這段文字,沒有任何浮夸的成分,也沒有跟其他文人那樣互相吹捧。
他是真心實意的欽佩和震撼。
在他心里,這首詩就是現代詩的最高巔峰之作。
詩歌入選《流光集》的消息就像是重磅炸彈,掀的文壇水花四濺。
小森差點沒當場被送走。
誰都知道,《流光集》一年只出一冊,集合了所有夏洲優秀詩歌。
這個選擇大部分是在年底評選,又是文化協會的評委們投票選擇,總共十二位代表,只要其中兩位反對,任何一首詩都無法選入。
但今年剛開年就定了一首,而且是所有代表全票通過。
瑪德,他怎么就沒這么好運氣。
小森的詩歌在詩刊雜志上發表過,但《流光集》代表了現代詩的最高殿堂,一直是他所夢想的,沒想到自己引以為傲的詩歌沒選人,倒是安然隨便整了一首就弄上去了。
更可氣的是劉千山的對這首詩的評價。
他可是說過,安然的詩歌過于淺白,沒有含蓄和令人回味的東西。
可你看看劉千山說什么?
淺白……才是真理!
網友們都快樂瘋了,劉千山寫這個評論的時候,他們不知道是不是針對小森。
但字里行間已經把對方的觀點全反駁了一遍。
“小森老師,對于劉老這個‘用最淺白的文字表達真摯的感情’這一點,你怎么看啊?”
“來來來,剛才是誰嘚瑟的說他的詩歌受到過前輩認可,小森老師?大聲說出來,你的詩入選過《流光集》沒有?”
“我覺得劉老是在教育小森老師,孩子好好說話,一句話能說清楚的事,不要嗶嗶太多!”
“這特么打臉來的太快了,都不帶隔夜的,剛說完就給人抽了一大耳刮子,臉痛不?”
痛!
當然痛!
還是那種錐心徹骨的痛。
被外人議論否定就算了,被文化圈里的人打臉,這事誰受得了?
況且還是劉千山這種老前輩。
可他沒話說,也不敢說。
劉千山代表的是文化協會,也代表了這群人對安然的肯定。
其實內里的意思很明顯了,你別嗶嗶了,人家比你強。
好在他不是文化協會的人,劉千山說他幾句無傷大雅,過了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