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涵是上百位審核編輯中的一員,同時也是三年前“青苗獎”的獲獎冠軍。
作為冠軍,水平自然是有的,但也有同時也有冠軍的傲氣。
這幾年他混的并不如意,除了寫一些雜志評論之外,幾乎沒有更好的發展。
心里帶著憤怒和嫉妒的他,看書的時候眼光自然特別挑剔。
“這特么寫是什么玩意?沒有一點思想性!”李涵將一本書活生生“斃掉”!
打上不合格的標簽之后,才開始審核下一本書。
整天都枯坐在電腦跟前,這讓他不習慣電腦閱讀的眼睛,感到酸澀不適應,眼淚水都快流下來了。
但審核時間比較緊張,只有五六天的功夫。
他必須加快速度。
到下午的時候,他已經看了四十多本書。
這些書基本都是瀏覽個幾章,就被他打入冷宮。
開篇就沒有好的立意和思想,后面能寫的有多好?
“《圍城》!”
這名字起的……比較神奇。
不過傳統文學可不像網絡小說,第一個看名字,名字如果看不出書的內容,那這本書先歇菜一半。
傳統文學則是反其道行之,多半起的文雅含蓄,讓正常人云山霧罩的。
這個名字比較迷惑,但看起來似乎有那么一點點意思。
點開作者自己給書的簡介。
只有聊聊一句話。
“圍在城里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
這個簡介……尼瑪的寫的什么鬼玩意。
完全不知道你要表達什么。
神經病吧,故作高深。
李涵先是吐槽了一番,才打開第一章看了起來。
“紅海早過了,船在印洲洋面上開駛著,但是太陽依然不饒人地遲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夜仿佛紙浸了油,變成半透明體,它給太陽擁抱住了,分不出身來,也許是給太陽陶醉了,所以夕陽玩下隱退后的夜色也帶著酡紅……”
開篇借著景物描寫,點出了地點,最后才給出了時間。
民歷二十六年!
民歷是夏洲一個特定時代,距今已經有**十年,那是個動亂的時代。
相比其他書,這本書鋪陳的節奏算是快的。
而且精妙的文筆加持下,將環境勾勒出來后,讓人猶如身臨其境,并不讓人感覺枯燥。
接下來是大段的群像描寫,船上有什么人,都是什么形象,被刻畫的栩栩如生。
給李涵有種此時就置身在一艘船上,而周圍則是各大洲的水手,公使,留學生。
到這還沒什么,等到蘇文紈出現和孫太太開始進行對話的時候,只看了幾句,李涵就忍不住屏住呼吸。
他有自己的傲氣,來源就是自己的文字功底。
可這位不管環境描寫,對話還是細節敘述,都比他強的不止一點半點。
故事從幾人的對話正式開始,從這李涵就在也挪不開眼睛。
一口氣看完四章。
這四章是一個單元,寫方鴻漸回到魔都和家鄉,以寫魔都為主。
在這個單元中,方鴻漸和蘇文紈的愛情糾葛占據了極其重要的分量。
蘇文紈管家小姐的自負矜持,自作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