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
經典臺詞:
“命里注定的雙生,究竟是喜還是悲?”
出處:平頂山主線任務
策劃闡述:
在《西游記》原著故事中,金角銀角的故事是滑稽、詼諧的,正如這兩個妖怪的身份是太上老君的兩個道童。但孩童的身份卻并不等于平頂山就應該表現為一個低齡化的故事。
平頂山在西游的世界觀設定中是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地方,因為它是第二章《人參果之謎》的核心“人參果樹”的源頭所在。此山原名為尖峰山,乃是一處鐘靈毓秀之所在。在尖峰山頂,有一株“靈根”,這靈根能成雙成對結果,食用得雙果者不僅靈蘊成倍提升,更有機會練得第二元神。也因了這“靈根”的“雙生之力”,此山輻射之地界生靈,均以雙胞之體誕生于世。這株“靈根”被一位云游的地仙所發現,他以強大的法力將靈根連山拔走,移植到了他的道場——五莊觀之內。
于是尖峰山變成了平頂山,原來根須所在之地,便成了如今的天坑樹洞。沒有了“靈根”逸散的靈力,“雙生”的力量逐年消失,生靈們皆生活在失卻雙生靈蘊的恐慌之中。以蓮花村為代表的人類,通過雙胞胎通婚的方式延續力量,而天坑樹洞根須精為代表的妖族則寄希望于找回靈根樹冠,讓平頂山重回昔日的景象。
在“雙生”的這個大背景下,我們試圖討論的是“給予”與“索求”這對矛盾共同體。
主角初入平頂山,首先卷入到灰狐與白狐之間的矛盾中。這兩派狐貍的政權爭奪起源于灰狐族“老狐貍”地位的改變。原來,當年那位地仙拔走人參果樹時,有兩顆果子落入了在樹下小憩的狐貍腹中。老狐貍生下了金角與銀角,這兩個孩子因為靈根所化、血肉滋養,因此極為俊秀聰慧,遂被太上老君相中成為服侍左右的道童。狐母雞犬升天,一時引來信眾紛紛,成就了其今日在狐族中的地位。
這看似是上天的“恩賜”,卻并非她們想要的。作為母親的老狐貍,寧愿不要什么狐王的地位,只期換得再見孩兒一面的機會。而天宮,對于思念母親的孩子而言,更是一座巨大的牢籠,金角銀角嘗試過無數次越獄,都以失敗告終。直到“西行大計”設下,他們被當作“棋子”布在棋盤中,老君才讓這兩個孩子在他眼皮底下“逃走”。可作為懲罰,金角銀角再不復當年人見人愛的清甜模樣,逃到凡間的他們因詛咒而變成了丑陋的怪物。于是,母子三人便躲在了蓮花洞**享天倫。
然而,下凡之后的金角銀角永無寧日。因為他們被派下界的使命,就是讓取經之人死在西行之路上。這似乎就是一個玩笑,即便他們已經躲在了洞中,即便他們根本無心阻攔那些西行者,可命運總把他們推向風口浪尖。
蓮花洞
為了延續雙生之力求得長生,蓮花村的人自古定下了雙胞胎通婚的風俗。可就在秦氏兄弟與姚家姐妹聯姻的前夕,卻爆出秦家二少爺玉卿公子被狐妖所惑,大逆不道逃婚的插曲。
同時,雙峰山上的一顆槐樹妖木憐生,為了與自己欽慕的姚家女子在一起,三百年來不斷修煉化為人形,只欠一具雙胞肉身。而秦玉卿的肉身則是他最好的選擇。
秦玉卿因雙生之體的枷鎖,深陷延續雙生之力的責任與對愛情自由追求的兩難中,最后他與心愛的狐妖共赴黃泉,而將肉身留給了對雙生之力苦苦追求,卻求之而不得的木憐生。
“命里注定的雙生,究竟是喜還是悲。”——借木憐生之口,我們聽到了秦公子的嘆息,而這,又何嘗不是,金角和銀角的嘆息呢?
而金角銀角與清風明月又有什么關系呢?那就請參見萬壽山的故事吧。
女兒國
經典臺詞:
女王:“雖不能自由的生,但終能自由的死,多年來,我們所求的不正是這一天么?”
公主:“不,這仍是他們定下的命運。我們要那上天知道,哪怕是死,女兒國也絕不屈從你們的安排!”
出處:女兒國主線任務
策劃闡述:
在傳統西游記的故事中,女兒國代表的是“愛情”。由于最終未能成就女王與唐僧的姻緣,因此,用“愛情的憧憬”來概括女兒國是最好不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