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鹽利入官時,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鹽鐵尚書遠不如。
棲鳳墨觴,行商走鹽,幾代身家始于灘井,一粒一粒雪花鹽細如游珠,白瑩瑩、銀亮亮,浸透的是一輩又一輩的辛苦汗水。
重農抑商,自古有之,蒼梧不能免俗。自先帝開文那一朝起,鹽商便是下三流不受待見的營生,賺著再多銀子,也登不得大雅之堂。皇權鐵腕之下,鹽鐵事務均被官府掌握,誰敢私相授受,可是要掉腦袋的。
彼時墨觴家還是普通的市井販子,整日看著官府的臉色,小心謹慎,戰戰兢兢,只求千萬別被克扣了鹽引子,能叫全家吃飽穿暖。大抵商家子女,察言觀色的本事與生俱來,又勤勉肯干,漸漸地也熬出了倉廩足實的苗頭。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直到先帝溘然長逝,二子奪嫡慘烈異常,天下大亂,百姓民不聊生,墨觴家的祖太爺看準了時機,一壁破財消災,哪路人馬都不得罪,一壁搭棚施粥,廣結善緣,落了個好的口碑。棲鳳這般小地方,本就受到戰亂波及甚少,災民來于外地,將好名聲帶回五湖四海,待到天下坐定,墨觴家的仁義早站穩了腳跟。
是以墨觴氏家訓有言:行仁之族,必有余福,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都說商人重利,這話倒也不假,該賺的好處一分一厘也不會讓,可在大是大非跟前兒,這一家人從不會在意黃白之物。
畢竟,當年若是舍不得那些身外物,上下一大家子的性命,早就在戰火紛飛中化為烏有了。
流民雖可憐,可在急紅了眼時,并不比那些兵匪善良到哪里去。
當然,這些只能自家人關起門來私下議論,萬萬不能擺到明面兒上的。
也都說,富不過三代。好巧不巧,墨觴鴛出生的時候,恰趕上家族興旺之后的第三代。興衰更替,風云詭譎,但凡經歷過了榮耀的年歲,誰也不想落寞,一蹶不振。是以墨觴老爺終日繃著一根弦兒,生怕這來之不易的基業在自己手上斷送,將來下了黃泉,也無顏面對列祖列宗。
墨觴鴛前頭有位兄長,是毋庸置疑的繼承人,一應嚴厲教導都落在這位小哥兒頭上。作為年幼的小女兒,父母情好,衣食無憂,既沒有庶出的兄弟姊妹鬧心爭寵,也沒有姨娘小星禍亂內宅,墨觴鴛的孩提時代是彌足幸福的。
可惜,天不遂人愿,一場突如其來的風寒奪去了兄長的性命,明明幾副藥就能好的事兒,墨觴小公子硬是沒扛過去,在父親懷里沒了氣息。
朝夕之間,天旋地轉,全家都籠罩上一層濃郁的悲痛。白燈籠掛滿了房前屋后,宣告著一個大家族的喪子哀凄。
墨觴鴛清楚地記著,那一天,父親幾乎一夜白頭,母親悲傷不能自已,眼睛紅腫成了桃兒。幼小的女孩頭一次覺到了惶恐——會不會,因為哥哥沒有了,爹娘也不喜歡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