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丫鬟們很有眼色,見主子們要講貼心話,待端上了茶碗點心后,便一齊退下了。
“說罷,怎么回事?”
“前不久上元節觀燈,我趁人多偷偷甩開丫鬟去河邊放蓮燈,結果不慎落了水。”嘉月撫著胸口心有余悸道。
淑然驚道:“落水?!”
“是呀,我不會游水差點沒命!全靠一少年相救才撿回這命來。”
“阿彌陀佛,這可是真人菩薩保佑!”淑然合掌仰天拜了拜。
又轉頭細看了嘉月神情,探詢著問:“你這小丫頭莫不是春心萌動了罷?”
嘉月柔嫩明媚的面龐微微泛紅,“姐姐說哪的話,我不過感謝他相救之恩,當時慌亂之下也并未記清他的相貌。”
只記得那一雙幽深的俊目。
淑然點了點頭,復又皺起眉頭思量了一陣,叮囑說:“這事兒還是莫要叫他人知曉了,以免來日有損妹妹清譽。”
“姐姐想得周全。”
在淑然那用過了午飯,又說了好一會子話,等到西邊的云彩都染上了淡淡金色,才坐了轎子回去。隔天,陸母送了好些名貴的滋補藥品來。
此次事過,容母決定請個教引嬤嬤來,好好壓壓這丫頭的性子。
待到四月時,容母道:“嘉兒也近十歲了,該有自己的屋子和使喚人了,也該請個嬤嬤來學學規矩禮數,定定性子。將來談婚論嫁時,是跟宮里的嬤嬤學習過規矩的,也是一份體面。””
容母收拾了個院子出來,好好修葺了一番,名為山月居,撥了采苓、采萍、采薇三個大丫鬟,還有碧桃紅杏,芳芷汀蘭四個小丫頭伺候。搬了院子,教引嬤嬤也進府了。
這位荀嬤嬤是從宮里放出來的,身份也是不低,以嚴厲聞名,但又教得極好,在京中很有體面。
所謂禮數規矩便是一言一行,吃飯、茶飲、裝扮、舉止等,乃至說話待客和人情往來都有一應規矩和制度。除了讓嬤嬤教授嚴苛到極致的禮數收斂女子心性,更因嬤嬤幾十年混跡于深宮內院耳聞目染所增長的眼界涵養學識,非一般高門人家所能比的。
嘉月自小千寵萬充的嬌養慣了,多少有點嬌慣寵溺的不服管束,也使過幾次小性子,但嬤嬤頗有法子,站了幾次規矩,抄了幾遍女誡,便規規矩矩的安分聽話了。
嬤嬤極為嚴格,日日上學,五日一休。除了規矩禮數外,還有點香品茶,女工刺繡,便是習字念書也是不少的。
雖謂女子無才便是德,但嬤嬤對這股子酸腐氣頗為不屑,嗤笑說:“女子應當讀書,說不讓女子讀書的,是短見!世人道女子無才便是德,雖說身為女兒家,倘或太要足了強,鋒芒太露,并非好事,但也不好太渾噩愚昧了,該知曉些道理,日后做個清晰明白之人。”
陸府的淑然姐姐也來瞧過兩回,見她俯在一張松竹梅花梨木小幾上認真品茶點香,舉止談吐規矩得體,說笑道:“妹妹現在愈發嫻靜穩重,有大家模樣了。”
三冬二夏轉眼過,嘉月在荀嬤嬤手下細細學了三兩年,嬤嬤見她規矩模樣已成,便告辭而去了,臨走時,容母為她備了不少束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