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到哪兒呢?
這個問題比較復雜。
大河鄉一中校舍破舊,夏天漏雨冬天漏風,去年有一間教室的房梁還掉了,幸虧不是上課時間沒砸到人,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上面決定把兩個學校的事兒一起解決。
怎么解決?重新選址建校,把一中和東山村小學捏在一起!
上頭也知道學生會一年比一年少,小學要合并,初中也可能合并,所以可以提前做一些準備。
學校選址占地面積一定要大,方便擴建,地理位置也要好,方便周圍幾個村的學生上下學。
春陽得到這個消息真的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事情總算有了解決的辦法,憂的是她不知道學校的未來會是什么樣。
重新選址,還要跟一中捏到一起,那就意味著東山村的學生也要出村讀書。
這個選址真的太重要,要兼顧附近那么多村的學生,真的很難。
選址建校的重任都落到鄉里,春陽也說不上話,只能等消息干著急。
村里有孩子在讀書的人家和所有的學生都跟春陽一樣發愁,比困難更讓人焦心的就是看不清的未來。
大概鄉里的人怕春陽找他們鬧,把鄉里的一畝三分地翻出去,所以辦事效率還挺高,不幾天就把新校址選好。
鄉里辦這事兒的人大概是拿圓規在地圖上畫了個圈兒,就把幾個村的正中心選為新校的地址。
別說,這個地方還挺不錯的,距離東山村和黑瞎子溝都不算特別遠,就算剛入學的小孩兒上下學也不會特別特別費勁。
這個不費勁兒指的是路還挺好走的,不用跋山涉水,但要走的時間可不短,大人都要走將近二十分鐘,小孩兒怎么也得半個小時,還是得在中間不休息的情況下。
村外選址,兼顧了幾個村,這已經很不錯,真的很不錯。
接下來就是平整土地開始建校,就算在農忙的時候從外頭雇人來干活,那么大的一所中學和一所小學要建好也不可能是一兩個月的事兒,所以這學期指定還是要在現在的學校上課。
鄉里已經給春陽承諾,下學期開學,所有師生肯定能搬進新學校!
春陽這邊心里的石頭落了地,村長這邊又愁起來。
學校搬走,留下的校舍和操場怎么辦?
操場還好說,可以劃定成為房場,村里人可以去那兒蓋房子。那校舍呢?頭幾年才新蓋的房子,總不能就那么扔著不要了吧。
春陽給村長出主意,說可以拿校舍當村委會的辦公地點。
村長連連擺手,很實際的說道:“哪用那么大的地方!咱學校多老大呢,村委會統共才幾個人,開個會來我家就行,占學校那老大的地方不是白瞎嗎。”
房子沒有人放那兒用不了多久就不行了,所以學校空出來后還是得讓它沾人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