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女子當然就是崔秀寧,她來到舊城,一是要實地考察,二是來分局看看。這個舊城,人口很多,地方也大,魚龍混雜,三教九流盡有。
分局的選址,也非常適合。這里是新舊城交匯之處,登樓四顧,能發現不少動靜。
如今分局有二十多口人,其中十幾個都是正在培訓的“徒孫”,還有七八個店員。這家洛寧商社,賣的是皮貨和寶石。每天都有不少銀錢進賬。
商社是一個帶著小院落的二層閣樓,還有一個用來“儲存貨物”的地下室。“徒孫”們在后院培訓,崔秀寧親自給他們講了一堂課,就在四個學生帶領下進入地下室。
地下室分為里外兩層。外層就是真正的儲存室。被外層掩護的里層,才是真正的“亮點”。里層有五丈方圓,其中用作“私獄”的就有七個小房間。
除了“私獄”,主要就是審訊室和刑訊室了。審訊室也就罷了,刑訊室才是崔秀寧了解的重點。
當初在夜月堂上課時,崔秀寧沒有講“特工刑訊科目”,她只是編寫了一本小冊子,發給他們自己學習。
可是,他們的自學效果真是超出崔秀寧的意料。
老虎凳,烙鐵,竹簽,黏麻,皮鞭,鹽,吊梁,鐵鏈,夾板……當時,連崔秀寧看到也感到不適。
“你好像很留意這宗晝?”崔秀寧問。
李雍回答:“這人是個女真人,是舊城中的‘巷長’之一,在城中窮人中很有些名氣。所謂巷長,無非是混混。但宗晝這人很有些義氣,也聚集了百十個少年,三教九流都有。”
“他們平時向百姓出出苦力,或者收點銅錢,保護街坊不被其他混混欺負。我看他們都是人頭熟,消息靈通,膽子又大,又缺銀錢,所以就收買為外線。很多不方便干的事,他們都可以干。”
崔秀寧道:“也就是說,他們已經上船了?”
李雍笑道:“剛上船。但我還沒有給他們任務。”
崔秀寧道:“陪我出去到街上轉轉,”
幾人上了街,在街市上逛了幾圈,李雍靠近上來壓低聲音道:“老師,有三個喇嘛,跟了我們兩條街,似乎在打老師的主意。”
崔秀寧雖然易了容,但看上去仍然有些姿色,加上身材高挑曼妙,氣質又顯得出塵,所以還是引起了一個番僧的注意。
“我知道。”崔秀寧何等警覺?她當然不會發現不了那個喇嘛的惡意。
如今蒙古極其信重密宗,導致喇嘛在全國各地都是氣焰大漲。即便在大都,欺壓百姓,凌辱良家婦女的也屢見不鮮。
這三個喇嘛一老兩少,老僧應該地位不低。看他們舉止,似乎是專門來舊都街市中漁獵女色的。
崔秀寧心中厭惡,又想到“大都計劃”涉及到的喇嘛們,當下心中有了計較。
“附近哪里偏僻?”崔秀寧問。
李雍道:“有一家油坊,主人被韃子滅門,那院子都荒了。就在前面巷子左拐不遠。”
崔秀寧道:“你們和我分開走,我去那個廢棄的油坊,你們隨后布置……”
李雍等人領命,然后裝作很隨意的和崔秀寧分開。
崔秀寧則是徑直往那個廢棄的油坊而去。
不遠處跟蹤的三個喇嘛,看見崔秀寧終于落單,不由相視一笑,就不緊不慢的跟了上去。
看樣子,這樣的事,他們已經做了很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