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送走趙忠,李交又獨坐書房,思索如何將趙忠騙到海東入伙。趙忠可是有五千精兵,一旦歸唐,我唐軍勢就更壯大。
…………
“你們到底是何來路?為何綁架老夫全家!”
從泉州開往海東的一艘船上,一個身穿道袍的中年男子橫眉怒對的呵斥一個年輕男子。
此人正是被特察局綁架的愛國大儒鄭思肖。前段時間,他從蘇州回連江祭祖,打算在老家住一段日子。可是前天夜里,卻被一群來歷不明的人綁架塞到馬車,此時已經全家都在船上了。
直到上了船,鄭思肖一家才恢復了自由。
一恢復自由,鄭思肖就立刻質問為何綁架自己。
被他質問的年輕人是個特務,名叫裴欒,是崔秀寧第三批學生,擅長行動,所以培訓畢業后被分到別動隊,成了一個別動隊正。別看他只管了幾十個別動隊員,卻是掛的參軍軍銜,位同聯總(營長)。
裴欒畢業才一年半,但也是個多次執行任務的老特務了。
“裴某先給鄭先生賠罪了,在下乃是一片好意。敢問鄭公,如今中原,可有漢土?”
鄭思肖冷哼道:“大宋已亡,安有一寸漢土?汝何意也?難道汝要告訴老夫,此去海外漢土么!”
裴欒心想,此人真是聰明,笑道:“正是如此。早聽聞鄭公忠于漢家社稷,不出仕蒙元,鐵骨錚錚,我家君上很是敬佩,特派遣在下請鄭公出海相見。”
鄭思肖冷笑:“你這是請么?真是豈有此理!”
裴欒道:“無奈之下,只能出此下策,在下給鄭公賠罪了。”
鄭思肖漠然搖頭:“事已至此,賠罪何益。哼,老夫倒要看看,你家君上到底是何人物,竟敢自立海外稱孤道寡!”
裴欒毫不為意的笑道:“鄭公到了便知,不但能見到我家君上,還能見到一位故人,到時鄭公必定驚喜無比。”
鄭思肖忍不住心生好奇,到底還有哪位故人,能讓自己驚喜無比?但看裴欒的神色,也知道他不會提前透露。
正在裴欒帶著鄭思肖去海東時,李交的情報已經送到海東。
此時已經是十一月下旬,李洛回海東已經幾天了。
女特務李織,進來向李洛和崔秀寧匯報道:“君上,老師,李交的情報已到,屬下已經整理出來。”
李織將一份情報遞給李洛,然后恭敬的退出。
李洛看了一遍,交給崔秀寧,“這是六天前的消息,現在元軍越軍肯定已經打起來了。”
崔秀寧看了一遍,搖頭笑道:“戰略上是打起來了,可是戰術上,應該一仗都沒打。”
李洛點頭,“不錯,元軍估計到處在搶糧草,這也是他們的傳統了。但安南早有準備,提前堅壁清野三百里,連百姓都撤入周圍山林,元軍這次估計什么都搶不到。而且,越軍躲著不出來,元軍想打都找不到敵人。現在一定占著幾座空城發愁。”
崔秀寧道:“那么再過十天半月,元軍糧草就會緊張,搶又搶不到,打又打不著,估計只能撤退。”
李洛搖頭,“不對,唆都還有一條路,就是趁著現在糧草未盡,放棄紅河平原,全力南下,攻打天長府。”
安南的確堅壁清野三百里,可那只限于人口最密集的紅河平原,然而紅河平原之南的區域,還沒有堅壁清野。唆都倘若及時放棄安南京城所在的平原,放棄騎兵優勢南下,也不是沒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