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們訓練手斧的關鍵只有兩點。一是取下手斧投擲的動作要整齊,二是準頭。
尤其是準頭,更是訓練的難點。只有一把手斧,當然要盡量做到一擊傷敵或一擊傷馬。
“呼呼呼…”
令旗揮動之下,陌刀士們動作并不太整齊取下腰間的手斧,高舉過頂,然后不太整齊的投擲出去。
“噗嗤!噗嗤!”
前方三丈開外的人形靶子,都被手斧擊中,三寸長的刃鋒,斬入其中。這威力看上去很有些駭人。
距離這么近,又訓練了一段時日,當然不會虛發。
可以想象,當蒙古騎兵沖上來時,光這一招,就能讓敵軍狠狠吃個虧。
但是,敵軍騎兵高速沖擊時,三丈的距離一閃即逝,能否及時的投擲出手斧,就顯得很關鍵了。
所以,把握騎兵的沖擊和自己的反應速度,計算投擲的時機,就顯得很重要了。按照訓練要求,后期還要用沒有殺傷力的工具替代手斧,讓騎兵配合訓練。
李洛看了一會兒,感覺還算滿意,這才下令每個陌刀士賞賜一斤鯨魚,然后離開。
下午,李洛又和崔秀寧,文天祥等人去觀摩火器旅的訓練。
如今,四個火器旅的裝備基本齊全了。一斤炮,三斤炮,六斤炮,十斤炮都在量產了。而重型的十八斤大炮,也實驗成功,即將開始量產。
火器旅的戰術和其他兵種不同,完全就是崔秀寧制定的。
和其他部隊不同的是,火器兵的隊列水平更高,要求更苛刻。崔秀寧把隊列的行進,停止,以及裝藥裝彈,擊發,團隊協同,火銃和火炮的火力配合,戰場紀律等等都做了嚴格的規定,制定出很多規范動作。
包括火器部隊的指揮操作實務,也都有嚴格規范。
唐軍火器兵還要訓練匍匐前進的戰術動作。所以等李洛來到一個火器旅的訓練場地時,看到的是數以千計的人在練習匍匐前進。
而且是帶著火槍,背著彈藥匍匐前進。由于火銃兵可以臥倒在地上射擊敵人,而臥倒在地可以減少敵軍弓箭和火器的射擊(元軍也有火器),所以火銃兵才有這個戰術動作。
唐軍火銃兵的射擊戰術,以三段擊為基礎,然后加以多種改變。所以,火銃兵的隊、聯、團這三個單位,都是列為三隊長陣。方便更加快捷的列成戰斗隊形。
火器軍主要列空心陣和橫陣兩種。空心陣是防守陣型,而橫陣屬于進攻陣型。
此時,忽然校場上響起尖銳的哨聲,正在匍匐前進的火銃兵,全部側身取出背上背的槍刺,套在火銃管上,整個訓練場傳來一陣摩擦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