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軍國大事,哪有你們說的那般啰嗦!我等的敵人是誰?蒙元。朋友是誰?唐國。既如此,為何要和敵人議和,對付朋友?天下沒這個道理!就算滅了唐國,東南難道韃子不想要!輪得到你們?荒謬!”
龔行卿和王宛等人氣的胡須顫抖,連說:“蠻漢蠻漢!爾知禮乎!”
汪宗臣干脆大聲對趙良鈐道:“官家!林桂芳當庭辱罵大臣,臣彈劾其跋扈無狀!朝廷自有法度,平章軍國重事之職何等緊要,焉能交付此人手中!”
趙良鈐趕緊說道:“好了,不要爭論不休。蒙元豈可相信?唐國便是將來不利于大宋,終究好過蒙元。此事日后再議。今日只說出使唐國祝賀李洛進位之事。”
鄧光薦自告奮勇的說道:“官家,臣愿往。”他是禮部尚書,由他出使唐國完全當得起。
“好。”趙良鈐點頭,“那就辛苦鄧卿了。李洛進位典禮之前,一定要趕到臨安。”
羅謖道:“官家,臣與李洛有一面之緣,更好說話。臣愿為副使。”
“準。”趙良鈐痛快的答應。他也希望羅謖能向李洛要點好處。
比如…糧食。
…………
“哦?李洛要稱王?”江陵的大梁皇帝蕭隱笑道,“李洛兵強馬壯,卻不稱帝。”蕭隱眼睛一瞇,卻沒有多少笑意。
丞相首陽道人說道:“陛下,大梁和唐國雖未結盟,卻有盟國之實。李洛也有恩義于我大梁。臣以為,該派國使去臨安祝賀,參加進位大典。”
“這是當然,不需要你提醒朕。”蕭隱瀟灑的在大殿上走來走去,深秋的陽光斜入大殿,照在他身上,顯得很有幾分帝王之氣。
自此在李洛的幫助下收復湖廣,蕭隱就再次底氣十足了。如今梁軍超過二十萬,整個湖廣全部被大梁收復,收得人口上千萬。
大梁,還當不起一個大字么?
這個本錢,足夠為大梁皇帝加持幾分帝王之氣了。
蕭梁想了想,“光明公主辛苦,與李洛有舊,也是她請了李洛的援軍來解江陵之圍。就讓她作為國使,帶厚禮去臨安吧。”
辛苦雖然貴為梁國公主,但她沒有官職在身,所以并不上朝,還不知道自己成了國使。
蕭梁一下令,一個十七八歲、身穿明黃服飾的男子就出列說道:“父皇,兒臣愿出使唐國,請為正使。”
此人正是蕭隱的長子,被封為趙王的蕭焱。
沒錯,蕭隱最近一得意,封了自己四個兒子為王。蕭焱這個趙王,還沒當十天。
蕭焱年紀雖不大,但心眼不少。所謂知子莫若父,蕭隱當然清楚自己的兒子為何想和辛苦一起去。
但是他不反對。他樂意看到這個可能會被立為太子的兒子,娶辛苦為王妃。
“準。那就以趙王為正使,以辛苦為副使,一起出使唐國。”蕭隱下詔。
…………
高麗。
幾個去高麗的江浙商人,帶來李洛即將稱王的消息。
仁州李氏得知,一個個心中復雜無比。
李洛起兵之后,他們萬分慶幸告發了李洛,和李洛這個叛臣撇清了關系。
雖然李簽的宰相之職受到李洛牽連被罷黜,李簽也受到高麗王的嚴厲斥責,就連爵位也丟了,可李氏并沒有傷筋動骨。
起碼沒有被抄家滅族吧。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