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牛云輦在侍衛的簇擁下,經過護城河橋緩緩向上爬坡,車道兩邊都是臺階,過河三十丈后,爬高十幾丈,才來到城門,進入弘大的長安城。
一通過三丈深的城門洞,就是一座拱形碉堡,也有一道大門,碉堡上面是密集的射擊孔,大小不一,能發射火銃,弓弩,小炮。
這座扼守住城門的拱形碉堡,是一道保險機制,平時并無用處,只有緊急時刻啟用,能駐兵數百。一旦敵軍攻城,就算攻入城門,也要面臨這道碉堡,相當于第二道城門。
過了拱形碉堡,前面豁然開朗,一條筆直寬闊的大道,似乎一眼望不見頭,一直延伸到遠處的巍峨宮城。
這是城中的御道之一,又叫天街,寬達超過十唐丈,也就是東天街了。李洛將長安城分為長安、萬年、太平、盛世四個縣域,東天街所在的位置屬于盛世縣管轄。
李洛和崔秀寧坐在平穩的青牛云輦上,一看到城中的景象,頓時意氣風發,大為自豪。群臣見了,皆驚嘆不已。
天街御道,都是青磚鋪墊而成,兩邊種植著槐樹楊柳,綠樹成蔭,花團錦簇。車馬道兩邊,還有專門的人行道。
而且每隔十丈,就是一對石燈臺,設置了精美的蟠螭燈(走馬燈)。
可以想象,要是夜幕降臨之后,長安城路燈輝煌,燦若繁星,亮如白晝,那是何等氣象啊。
據說,不光是東南西北的天街大道,就是第二等的街道,也都修建了燈臺。光是整個長安外城的路燈,就高達四千座,每年光是外城的照明費,就能花掉十萬銀圓。
但皇帝說這么做能使得長安夜市更加興旺,商業更加繁榮,每年多收的商稅,就不止十萬照明費。
光是如此大手筆的天街,就讓群臣贊嘆,就不用說天街兩邊的坊市了。
但見大小商鋪錯落有致,鱗次櫛比,都是修建的簡約氣派,但又不盡雷同,而是各有風格。商鋪之間是街道,街道之后是民坊區。各坊星羅棋布,坊道四通八達,各坊之間還有圍墻,但又相互連通。
大臣們還看見一個比較明顯的坊名:盛世縣紫槐坊。
為何要叫紫槐坊?眾人很快明白了。原來這個坊的附近街道兩邊,種滿了紫槐樹。
不久,又見到一處梨樹頗多,果然又叫“梨花坊”。
說實話,如此整齊美觀的坊市,他們還是第一次見,不禁都是大開眼界。
商鋪還沒有人,坊間也沒有住進人,可不難想象,不久之后會是何等熱鬧的景象。
聽說,長安城無論是大內,皇城,還是外城坊市街道,都修有地下排水暗渠,將污水排到城外的蓄水大池,再通過大池溝渠,排往郊外的農田灌溉。
大唐君臣浩浩蕩蕩的沿著東天街一直往西走,一路上經過馬球場、蹴鞠場、藏書閣、東園(東公園)、縣學堂、慈恩院、劇院、大浴堂等等。
而所經過的坊,也多是什么“書閣坊”、“東園坊”、學堂坊之類。
還有什么消防所,清城所、警士所、馬車站、銅簋臺之類。
又走出兩里多,十字路口處,赫然出現一個巨大的兩層宅院,但又不像是一般人家的宅院,上面的匾額題字赫然是:東市商城。
東市百貨!
這就是陛下和娘娘所說的百貨商城了。據說這百貨商城,與一般商街不同,而是將百貨集中于一處,應有盡有,能入駐數百商家,囊括千百種貨品,所以號稱商城。
而這樣的商城,外城東南西北各有一個,共四大商城。
李洛和崔秀寧見到群臣一副驚嘆不已的神色,心中很是滿意。
又走了一里路,方才來到一堵三丈多高的城墻附近,卻是皇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