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頭大象一仰天嘶吼,其余八頭大象也仰天嘶吼起來。九條象鼻齊齊豎起,如同九支巨大的號角,對天奏響。
緊接著著,在眾人的驚訝之中,儀仗隊中的獅子老虎,也全部仰天吼叫起來。
“嗷嗚—嗷嗚!”
威嚴的獅虎吼叫聲配合著大象的嘶吼,聲動天地,震撼無比。隨即,儀仗中的白馬也嘶鳴起來,青牛和犀牛也發出哞哞的叫聲。
又不知為何,忽然九對仙鶴也展翅飛起,在空中蹁躚起舞,發出“唳唳”的叫聲,與海東青相映成趣。
百余頭瑞獸的吼叫聲此起彼伏,猶如演奏,伴隨著仙鶴和海東青的飛舞,真是蔚為壯觀,筆墨難以形容。
數萬人都看呆了。
這,這是大大的吉兆啊。
這是什么?
這不是古書中提到過的鳥獸率舞么?
尤其是文臣們,見狀就更是興奮。《書·益稷》說“鳳皇來儀,百獸率舞”。
陛下來長安,就出現這一幕,可不就是鳳皇來儀,百獸率舞?
如此吉兆,今日竟然真真切切出現在眼前啊。
李洛也很高興。這些鳥獸,還真是給面子啊。
事實上,他和崔秀寧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說白了,無非是膽小的大象受到聲音的刺激,仰天嘶吼罷了。然后大象的叫聲又刺激了其他瑞獸,大家一起叫。
可是這些野獸畢竟是經過專門馴化過的,仍然保持了一些秩序,這就呈現出這樣的效果。
于是稱職盡業的司錄寺官員立刻鄭重記載:“洪武六年三月二十一,上御長安天豫門,仙鶴呈祥,百獸率舞…萬人目睹,此古圣王之遇也。大吉。”
隨即,內政府令、中官常侍康西上前稟奏道:“奴婢啟稟陛下,宮中布置,俱已妥當,萬事皆備,只等陛下和娘娘圣駕!”
禮部尚書吳鎮樓也上前稟奏道:“微臣啟奏陛下,宮城、皇城、外城,都已經奉旨清掃拾掇,內廷宮苑與朝廷官署,皆已妥當,恭請陛下入城正位,安置百官!”
文天祥等文武大臣一起下跪,山呼萬歲,“恭請陛下入城正位!”
李洛攜著崔秀寧的手,站在高高的御輦上,朗聲道:“入城!”
“遵旨!”
緊急著,由兩頭青牛駕馭的云輦宮車,被拉到駟馬御輦前。皇帝和皇后走下駟馬御輦,登上了雙牛云輦。
蓋因為大唐始祖是道君老子,而青牛是老子坐騎,意義非凡。再加上華夏是農耕文明,所以青牛貴為國獸,牛車比馬車更尊。
按照《大唐典律·輿服》,只有帝后,才有資格乘坐一對青牛拉的云輦宮車。
牛車慢而沉穩,適合短距離使用,也適合在人多的市區使用,因為牛的挽力遠勝馬力,往往一頭足以,占路寬度也小。
駕駛青牛云輦的御者,是新修建的長安太上道宮的道官。兩個道官身穿紫色法衣,頭戴芙蓉冠,佩戴陰陽八卦玉牌,寓意紫氣東來。